《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提升德育实效的研究》课题问卷调查报告一
(2019-06-21 15:56:27)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提升德育实效的研究》课题问卷调查报告一
宝塔区第五中学课题组
一、调查问卷
1.
A.知道
2.
3.
A.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 .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D.以上都是
4.
A.“红色基因伴我行,迈步走向新时代”征文活动
B.徒步远足四八烈士陵园祭奠先烈活动
C.两者都有
5.
A.有
6.
A.有
7.
A.能
8.红色资源是不是一笔精神财富?(
9.你支持利用红色资源提高德德育实效吗?(
A.支持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结果统计
(一)学生调查数据列表
题 |
A |
|
C |
D |
1.你知道什么是延安精神吗? |
60% |
12% |
28% |
无选项 |
2.学校有没有必要学习并发扬延安精神? |
85% |
2% |
13% |
无选项 |
3.延安精神具体指什么? |
12% |
1% |
2% |
85% |
4.学校利用红色资源展开了什么德育实践活动? |
0% |
97% |
3% |
无选项 |
5.学校举行“宝塔魂育新人”的德育实践活动后,你有没有收获? |
52% |
15% |
33% |
无选项 |
6.学校展开“红色基因伴我行,迈步走向新时代”征文活动有无意义? |
67% |
6% |
27% |
无选项 |
7.你认为利用红色资源能提升德育实效吗? |
76% |
7% |
17% |
无选项 |
8.红色资源是不是一笔精神财富? |
89% |
6% |
5% |
无选项 |
9.你支持利用红色资源提高德德育实效吗? |
94% |
4% |
2% |
无选项 |
(二)教师调查数据列表
题 |
A |
|
C |
D |
1.你知道什么是延安精神吗? |
75% |
0% |
25% |
无选项 |
2.学校有没有必要学习并发扬延安精神? |
90% |
0% |
10% |
无选项 |
3.延安精神具体指什么? |
20% |
0% |
0% |
80% |
4.学校利用红色资源展开了什么德育实践活动? |
0% |
10% |
90% |
无选项 |
5.学校举行“宝塔魂育新人”的德育实践活动后,你有没有收获?、 |
50% |
0% |
50% |
无选项 |
6.学校展开“红色基因伴我行,迈步走向新时代”征文活动有无意义? |
60% |
0% |
40% |
无选项 |
7.你认为利用红色资源能提升德育实效吗? |
70% |
10% |
20% |
无选项 |
8.红色资源是不是一笔精神财富? |
100% |
0% |
0% |
无选项 |
9.你支持利用红色资源提高德德育实效吗? |
100% |
0% |
0% |
无选项 |
三、问卷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集中在七年级(11)班、(12)班两个班级和学校的20名教师中进行,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学生、教师现状
从以上数据可见,学生对延安精神知道的不是很多,
2.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现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认识延安精神的历史价值,才能在新时期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但是作为革命圣地延安的学生,却对延安精神了解的不是很透彻,学校也未能很好的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搞一些既能教育学生,又能学习延安精神,还能利用红色资源提升德育实效的教育活动。
3.
究其原因,是学校很重视,但具体实施过程没有深入学生活动,有一些过程化和肤浅,没有很好地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集体观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我国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宗旨和性质决定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独特的意义,目标是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引导广大师生接受社会主流政治文化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引导广大师生接受社会主流政治文化。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不仅能拓展教育渠道,解决以往对于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式主义、口头说教、空洞无物等缺点,还能实现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乡土性,现实性,实用性特点。在教育形式上能实现多样化、形象化、直观化和具体化,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开辟新空间。
四、改进方法和思路
(一)校园德育营造人文环境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伟大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坚定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让延安精神走进校园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是我们进行传统教育的优势资源,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今后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下,以培育延安精神,传承圣地薪火作为红色文化教育,为校园德育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在实践中开展延安精神教育
学校积极响应红色革命教育活动,校党办与德育处精心制定一系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活动方案,计划开展多彩多样的活动,在实践中进行延安精神教育。
1.
2.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庄严肃穆的氛围,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对祖国五星红旗的热爱及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3.定期办“红色革命教育”专刊。
4.充分利用春节、学雷锋日、清明节、教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四.八” “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重要人物纪念日组织教育活动。
5.建立枣园农村教育实验基地。
6.选唱圣地红色革命歌曲。
7.根据学校“宝塔魂育新人”的新的教育理念,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努力打造学校一校一品育新人的品牌。
总之,学校可以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圣地延安这一宝贵的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了直观化、立体化、长效化的传统美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