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2022-05-27 15:46:12)《鲁滨孙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整本书分析:《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从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 创作背景及影响: 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1702年,他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三次。出狱后,从事编辑报刊,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三次被捕。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在荒岛上生活4年4个月之后,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 笛福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逊”不仅成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该小说发表多年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于世界各地,并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掌握读整本书的方法,并运用到阅读活动中去。
2.激发学生学习鲁滨孙自立、自强、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懂得用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来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2、我们最近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只要是课余时间,就能看到同学们埋头读书的身影。真好!读整本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我们可以见识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风貌,增长见识的同时还能开阔我们的眼界,还可以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心灵深处的沟通与交流。
三、畅谈收获:
2.根据读书单,总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1)鲁滨逊出生的家庭怎样?他为什么要出海? (2)他父母对于他的冒险是怎样的态度? (3)鲁滨逊不听父母劝阻,隐瞒父母出海,你赞同他的做法吗?说出理由 (4)鲁滨逊总共几次出海,每次都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3.指名交流,核心问题链:在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里: (1)鲁滨逊遇到了什么困难? (2)鲁滨逊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3)鲁滨逊的心态怎么样? (4)你认为他能够成功解决困难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5)记时间和日记的意义是什么?有必要吗?
5.总结: (1)鲁滨逊从不怨天尤人、积极面对的态度是他能够活下来的心理支撑杆。 (2)鲁滨逊从各种航海经历中获得是知识帮助他在各个危难关头能够预判危险到来,克服种种困难。 (3)鲁滨逊敢于去冒险的精神很可贵,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的。 (4)在身体生存下来时,面对心理上的巨大空虚,是他强大的精神力量、清晰的思路、超出常人的耐心支撑他坚持下来的。 ……
板书设计: 鲁宾逊漂流记
笔记、批注
思维导图、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