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人物》教学设计及反思——周益婷
(2017-06-21 10:17:07)剪纸人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阳剪的剪纸技法表现动态的人物形象。
难点:能用阳剪的方式把绘画图案改成剪纸图案。
教学准备:PPT、范画、剪刀、刻刀、彩纸、胶棒、铅笔
一、趣味导入
(一)、猜一猜
同学们,今天周老师请来了几位响当当的大明星,你们瞧,他们正向我们走来,他们分别是(成龙、姚明、刘翔)
你们的眼睛可真是雪亮,都说最重要的人要压轴出场,这位大美女是——没错,就是周老师我!
请学生说一说他的发现?(他们都是人物类型的剪纸)
小结:同学们,剪纸是一门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在民间剪纸作品表现题材中,人物题材的剪纸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地方特色,走近剪纸人物。(板书课题:《剪纸人物》)
二、探究剪纸人物、掌握剪纸技法
(一)、欣赏品味民间剪纸作品
通过上节课《剪纹样》的学习,谁能告诉周老师这幅《抓髻娃娃》是用什么样的巧妙方法剪出来的?(对折剪)
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说说看,你在这幅作品中看见了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剪这个娃娃呢?有什么美好寓意吗?
教师小结:抓髻娃娃是我国古老的造型纹样,它在民间剪纸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人们通过制作抓髻娃娃祈祷以求福除灾,表达了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播放试错微课,剪纸初探究
周老师昨天在家里也画了一幅人物肖像,画完后我也试着剪了一下,但是我却遇到了一个问题。(教师播放试错视频)
(出示阳刻人物与教师剪试错人物)为什么别人能够剪得这么棒,我却剪一块掉一块,问题到底出哪儿?(问题出在画上,因为老师的图案是画出来的)
老师的这幅作品其实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绘画图案,那怎么把绘画图案变成我们今天学习的剪纸图案呢?同学们先自己试试看。(板书:绘画图案—剪纸图案?)
第一次小练笔
要求:用四分钟的时间将上节课完成的人物画稿变成剪纸图案。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生:把画面中的单线条变成双线条。(板书:单线加粗变双线)
如果把这位同学的剪纸作品用剪刀剪下来,就不会碎嘛?
(会,五官会掉下来)
为什么还会掉下来呢?(因为五官没有和脸连起来)
原来如果要让剪纸作品不碎掉,除了要把单线变成双线,还要做到线线相连。(板书:线线相连)
(出示多种人物面部的表现形式的图案拓宽学生思路)
你喜欢哪一种人物面部的连接方式?为什么?
第二次小练笔
要求:再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对人物面部进行修改连接。
(三)、添加纹样 深入刻画,
出示阳刻人物作品和学生第二次小练笔的作品,找找不同之处。(我们的作品没有花纹,老师投影的作品有花纹)(板书:添加花纹)
师:你喜欢哪一幅,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1:我喜欢《扭秧歌》,因为人物的动作非常夸张,生动。
师:你说出了剪纸人物造型的特点——夸张。
生2:我喜欢《女红》这幅作品,因为它用简单的柳叶纹组合出了一朵漂亮的花。
师:这位同学恰恰说出了纹样组合的一些方法,对于相同的纹样我们经过有秩序的排列组合或旋转或平移,就可以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漂亮花纹。
要求:在第二次小练笔的基础上,添加适当的花纹,把人物变得更加具有装饰性。
三、展示欣赏,交流点评
(教师出示素色灯笼)
现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自己小组的剪纸灯笼,比一比看哪一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随着音乐,教师带领各小组代表沿着教室环绕一周)
1.自评
四、课堂总结 课外拓展
(教师播放剪纸视频)
师:民间剪纸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这个视频里面介绍了剪纸的三种方法。分别是(阴剪、阳剪、阴阳混合剪)同学们来猜猜看,今天我们学的是哪一种?(阳剪)
师:另外两种方法你看懂了吗?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用不同的剪纸方式,再来尝试一下相同的剪纸人物。肯定别有一番滋味。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我一直遵循启发式教学巧用微课,让学生的思路引领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
我有意在“试错视频”这里做足桥梁的搭建,让孩子理解绘画图案和剪纸图案之间的不同,帮助他们突破难点,但是孩子并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本质,在第一次小练笔的时候还是会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课后我们小组研究讨论应在学生作业前增加一个教师示范的环节,演示单线加粗变双线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突兀地进行作业,这样会为后面的纹样添加增加设计难度。
在剪刻的环节中,还是有部分孩子不知道要剪掉哪里留下哪里,在这里应该让孩子明确阳剪的要求是留下线去掉面,可以用打阴影的方法帮助孩子明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