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永嘉县乌牛仁溪第二小学
永嘉县乌牛仁溪第二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39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龟兔赛跑》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叶琼慧

(2017-06-15 22:33:15)

故事可以不断被改写

上三房     叶琼慧

【教学议题】

故事的改写

【执教年级】

二年级

【选文篇目】

《龟兔赛跑》【古希腊】伊索  《兔子和乌龟第二次赛跑》罗丹

《龟兔赛跑》【法】拉封丹   《龟兔赛跑》【美】哈里斯  

教材分析

本堂课,我抓住学生都熟悉的《龟兔赛跑》这一故事,通过四篇不同的例文,来感受统一主题下的不同创作。然而,又以一个共同点串起四篇不同的故事。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有强烈的阅读兴趣,但识字不多,又处于启蒙阶段,光阅读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更不要说群文阅读了。因此,我认为低年级学生群文阅读的指导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孩子们形成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童话占了很大一部分内容。生动的故事情节、夸张的想象、丰富的语言以及拟人的手法,让学生对童话故事情有独钟。面对极富情趣的童话故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还原童话故事的童真、意趣,教出儿童情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童话,喜欢上阅读。以童话故事特有的儿童情趣引领低年级学生走进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

1. 阅读四篇故事,采用快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方法,了解不同版本龟兔赛跑的故事内容及告诉我们的道理。

2. 通过比较策略,知道相同的故事如果赋予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就有不一样的结局。

3. 发挥想象,学习简单地改写故事。

【教学重点】

1. 阅读四篇故事,采用快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方法,了解不同版本龟兔赛跑的故事内容及告诉我们的道理。

2. 通过比较策略,知道相同的故事如果赋予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就有不一样的结局。

【教学过程】

讲故事,导入新课

1. 动物与动物之间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你知道哪些故事,讲给大家听听。交流故事并说明从中明白的道理。

2. 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出示课件:乌龟和兔子)相信大家都听过他们的故事。

师讲《龟兔赛跑》【古希腊】伊索

1. 很多同学都已经听过这个故事了吧。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结:伊索《龟兔赛跑》的故事,让学生知道了兔子骄傲轻敌,乌龟踏实认真而最终获胜,说明了我们不能骄傲,要踏实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的道理。《龟兔赛跑》是一个特别经典的故事,还有一个叫罗丹的作家也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共读故事《兔子和乌龟第二次赛跑》罗丹

1. 阅读提示:快速阅读,像读第一个故事那样找出故事的获胜者是谁?获胜的原因是什么?失败者是谁?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2. 全班交流,补充板书:

3. 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对比板书,梳理异同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龟兔赛跑的故事,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异同?板书

小结:是的,不同故事情节赋予乌龟和兔子不一样的性格特点,故事的结局也就不一样。原来,故事是可以被改写的。

同桌共读《龟兔赛跑》【法】拉封丹 《龟兔赛跑》【美】哈里斯

师:经典的故事,人人都喜欢,改写《龟兔赛跑》这个故事的人不止罗丹一个,让我们再来读读下面这两个故事:

1. 同桌合作,补充表格

2. 全班交流,补充板书

对比阅读,统整交流

每个版本的龟兔赛跑传递给我们的道理都不同,这些道理你更认同哪一个?再次默读四个故事,选择你最喜欢的来说一说。

提示:

1)我最喜欢的是 _________的_________,故事的获胜者是_________,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_________。

2)我读的故事是_________,我喜欢的理由是_________。

小结:同样都是龟兔赛跑的故事,但是今天四个故事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四只乌龟和四只兔子,这就是不同的故事情节给予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的魅力。

、推荐阅读

小小故事里蕴含着大大的道理,像《龟兔赛跑》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伊索寓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也可以试着改写不一样的结局。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创编!

板书设计

《龟兔赛跑》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叶琼慧《龟兔赛跑》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叶琼慧 

 

课后反思

新课标低段目标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所以我选择从大家熟知的《龟兔赛跑》故事入手,听读故事,全班交流:龟兔赛跑最后获胜者是谁?获胜的原因是什么?失败者是谁?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用同样的方法再共读第二篇故事,总结异同,明白相同的故事可以有不同的结局。然后由扶到放,让同桌学生自主合作读故事。

新课标还指出,二年级学生要“初步学会默读”,由于故事较长,所以待学生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之后,再要求学生默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你更认同哪一个道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样有梯度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