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集体备课

教学目标:
1、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4、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礼物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盒子),请你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出现学生乱猜)
师:同学们猜什么的都有,那到底是什么呢?请听老师的提示,盒子里装的是熊大和光头强其中的一个。请你猜猜是谁?(学生再猜。)
师:这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呢?你们能确定吗?
师:请听老师的第二个提示,盒子里装的不是熊大。
师:你现在能猜出来了吗?说说你的想法。
老师亮出光头强,揭晓答案。
师:刚才在游戏中我们顺利的猜出了盒子里的光头强。是因为老师给了大家的什么?
师:对,这就说明我们在猜的时候不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猜,而要根据所给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通过我们的分析,逐步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
教师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推理
二、
教学例1.
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
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
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师:请猜一下小刚拿的是(
(要求:1.把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如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如可以这样想“先根据.....可以确定.....再.....最后......”
师:阅读思考后直接得出结论,有相当的同学推理错了。我们还有什么更直观、简洁的方法来提高推理结论的正确性?
当学生出现困难时,看看课本能不能帮到你的忙?
这时,可能有学生会说:我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连线。
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一个条件写出人名和书名并连线。
师:这个方法好,会用吗?
师:以上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
三、
星星
,也不是
,不是
,也不是
2、给图形排队。学生操作,四人小组摆图形。
四、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数学广角——推理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0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梳理信息,学会简单的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一)学生游戏,猜物体验
1.“随意”猜。
第一次:猜一猜,这两个盒子里装了什么?
2.“犹豫”猜。
教师提示:望远镜、钥匙
第二次:猜一猜,这两个盒子里装了什么?
3.“确定”猜。
继续提示:红色盒子里不是望远镜。
(1)学生独自猜测。
(2)同桌交流猜测结果,并说说猜测的理由。
(3)请个别学生说。用上“不是。。。那就是。。。”
板书:不是。。。那就是。。。
(二)找出提示信息的重要性。
1、为什么第一次猜的结果这么多,而后两次却猜的结果那么少?
2、为什么第二次有两种猜的结果,而第三次就确定只有一种结果呢?
师:想要正确快速的推理出结果,看来得有一定的提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推理。
板书:推理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三个不同层次的猜物活动中,充分体验到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领悟新知
(一)动态演示,呈现问题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
先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三个人。下面三人各拿一本”
再分别出示小红、小丽说的话,
师:他们分别拿了什么书?
(二)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1.独立思考: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
2.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互动互议,精讲点拨
1.全班交流。
预设1:阅读思考后直接得出结论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预设2:连线法。
引导学生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条件分别连线。
预设3:表格法。(如下图,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
|
|
|
|
|
|
|
|
|
|
|
|
|
|
|
|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
(四)总结方法,求同引思
1.思考:为什么几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时都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让学生体会,由“小红拿的是语文书”的条件将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推理,即“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书”,因此由三个人拿三本书转化成两个人拿两本书。所以推理首先要抓住关键的信息,层层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
板书:能确定的先确定。
2.追问:你为什么能肯定小丽拿了品德与生活书,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五)转化成文字,学生再次重现
师:都变成文字了,你还会推理吗?能用连线或表格的方式去推理吗?
该把什么记录下来呀?怎么排位置呢?
人名和书名交换位置,我们能不能准确判断出书是谁的?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条件推理出某个结论,重点掌握用连线法和列表法辅助推理。】
三、 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一)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9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学生读题后在书上完成,完成后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2、对比三种情境推理相同的地方。
(二)变式练习
佳佳、美美和苗苗一起去公园玩,她们各戴了一顶太阳帽。三定太阳帽中,一顶是蓝色的,一顶是紫色的,一顶是黄色的。佳佳说:“我戴的帽子既不是蓝色的,也不是紫色的。”美美说:“我戴的帽子不是蓝色的。”佳佳戴(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了有趣的练习,思维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推理的含义,体验推理的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训练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二)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http://s8/mw690/006gc1zVgy726Hek8F977&690
http://s2/mw690/006gc1zVgy726Heoq8Vd1&690
http://s10/mw690/006gc1zVgy726HesxmN29&690
http://s3/mw690/006gc1zVgy726HewGga9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