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022——戴河生态园

标签:
戴河是独流入海的河北戴河在戴河东北得名沿河建起生态园水闸上建起风雨廊桥 |
分类: 秦岛周边 |
2018-05-19,也就是前天,二弟开车,带着父亲、三弟和我,四人去了戴河生态园。篇首就是当日我给父亲拍的两张照片。
“戴河”?没听说过,我只知道“北戴河”,多数朋友会这样想,这样说。
北戴河,避暑圣地,每逢夏季,这里的海边游人如织,由于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更使它享誉中外。
请看一张地图,我原原本本地把地图上的“戴河镇”、“戴河”、“戴河口”与“北戴河区”、“南戴河”突出地表示出来。
戴河,古称渝水,从辽代至明清都称为渝河,清光绪年间,因其东源沙河流经戴家山头,故改为戴家河,民间简称戴河。戴河下游是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与抚宁区(原抚宁县部分区域)的界河。
这样,戴河、北戴河、南戴河,这几个地名,孰先孰后,读者自判。
顺便提一句,前些年,邻省又出了个“东戴河”,它与戴河、北戴河有什么关系,我真不知道。
戴河生态园,听说搞了有几年了,网上这样介绍:
“戴河生态园”位于秦皇岛开发区西侧(秦皇岛开发区新区),目前景观带部分景观已经建成,春夏秋冬四季生长的植物在这里都能看到。围绕绿地绵延10里的环形小路,游人可以骑着自行车悠闲地观光。
后期沿河景观带与汇入大海的戴河相连,全长达到17公里,将成为秦皇岛市一道城中“山水画廊”。
导游图上标绘了16处景点,毕竟父亲年过九旬,不便多走,我们就近看了看南岸中段的几个景点。
此处为“桦里人家”,未进入,似乎为一茶馆。
在“六桥烟云”的始点,一个导游牌写着:在深河的老河堤上,构筑了锦春、颐夏、硕秋、融冬、跨虹、夹镜等六座形态各异的园林桥及亭台楼阁,搭配各季花草树木,构成一幅幅景点的园林画卷。
向下游望去,横跨河面的一座桥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从形态看,它很像流行于我国湘桂黔等地的风雨桥。看看也就三二百米路程,老爸有兴趣,我们就去看看。
踏上桥面,我就懂了,有创意——它是在一道水闸的基础上建起来的。
我是个水利工作者,退休前主要做科研工作,常下工地,早期也曾见到一些基层水利工作者工作生活的窘境。
这才几十年啊!许多水库更名为“湖”(我曾专门写了一篇《水库与“人工湖”》),河道两岸建起了生态园、景观带。博友们写北京,常常提到颐和园和玉渊潭公园,不知有几人知道京密引水渠,它在北京城里这段,现在称昆玉河,是连接颐和园昆明湖和玉渊潭公园八一湖的水道,全长10km,而且有游船往来。
此刻,我又见到了在水闸基础上建起来的廊桥。
但是,看到这些画面,也多有遗憾处,由于戴河很短,流域面积小,上游没有水库,在枯水期的5月就不能放水,形成了眼前的一潭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我想,八九月汛期过后,这里一定会碧波荡漾、苇蒲摇曳、芙蕖争艳,那时,我再来。
2018-05-19纪实
说明:
因赶时效,急于发本篇,索性接着发几篇秦皇岛的博文,布列塔尼的收尾只好再拖拖。
下篇是《石河景观带》,先传两张照片,它的画面,看着舒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