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例谈文言文翻译“四字诀”

(2019-02-14 21:23:06)
标签:

第届四市学带考核

分类: 科研任务

例谈文言文翻译“四字诀”

                                  安徽宿松程集中学   张敏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的难点,考生往往得分不高。除了文言知识欠缺外,翻译方法缺失也是重要原因。高考文言文翻译考查的固然是对全句的理解,但是命题者往往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文言句来让考生翻译,并将其作为高考评分时的踩分点。这些关键词和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积累性的,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重要的虚词、固定结构。二是规律性的,如偏义现象、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在理解翻译时,要注意这些内容。为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在具体的答题中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操作。

1.审。所谓“审”就是在翻译前,审清文言句中语法要点(即上文所说的“关键词”和重要的语法现象),用笔将这些语法要点一一圈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在翻译过程中,重点翻译好这些语法要点。

如: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在这一小题中其重点的实词有:识、无用、怀,其中“无用”要注意古今义;重点的虚词有其、之、而,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它们的意义与用法。

2.切。所谓“切”就是将文言文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再逐一加以解释。在解释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字字翻译,一一对应,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二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上句可以作如下切分:

/ / / 意,曰:“老夫 / 无用 / /。”各 / 怀 / /  / 出。

(动) (代)                               (动)(代)(连表顺承)

老人知道 我们意思,说:“我  没有用处了。” 各人 揣着 书  出来。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可能偶尔会有个别字刚开始不知道怎么翻译,可以先放着,把能翻译的先翻译出来,再结合语境来看看该字翻译成什么才行得通。如本句中的“识”,从前后看一定是作动词用。作动词有认识、懂得、知道、做标记等意思。在这里只能译作懂得或知道。又如“怀”从语境看也是作动词,可以译成揣着、拿着,但揣着更能突出当时的状态,也更符合索要书时的心情。

3.连。所谓“连”就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逐一翻译出来的词义连缀成一句通俗的话。该补充的要补充,该调整的要调整,直译不通顺,可以意译。

如例句:老人知道我们(的)意思,说:“我没有用处了。”(于是我们)各人揣着书出来了。

在这句中“我没有用处了”显然翻译不准确,不是“我”没有用处,而是“书”没有用处。因此这个地方要意译才行得通,可以意译或“我不需要(这些书了)”。该句明显是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充出来。后一个分句的主语,很明显不是老人,而是我们。因此,要补充出来。

4.誊。前三步工作都应该在草稿上做。誊是指在逐一查对文言文句子中的语法要点全部落实到位以后,再将草稿纸上的译句誊在答题卡上。

在誊的过程中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即卷面清洁、字迹清晰、笔画清楚;“三不”即不写潦草字、不要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答案:老人知道我们的意思,说:“我不需要(这些书)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

当然,要做好文言文翻译,方法、技巧很多,最重要的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文言知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文言翻译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