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反面角色扮演者的自白:可以骂路凯,但请放过李雅男
近期,观众戏外“追砍”在剧中饰演反派角色的演员,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延禧攻略》里袁春望的扮演者王茂蕾被迫关微博评论、《香蜜沉沉烬如霜》里天后的扮演者周海媚被骂至退出微博,是这一事件的高潮。
 
一时间,演员扮演反面角色的利弊成了热点话题。连带着,《月嫂先生》中渣男路凯也被拿出来进行一番评说。
 

日前,我们对扮演路凯的演员李雅男进行了专访。当被问及近期的这一热点,作为一名成熟演员,李雅男回答得云淡风轻,“其实都习惯了”。
呈现反面角色是警示作用
路凯是想鱼和熊掌兼得的悲剧人物
《月嫂先生》的剧情发展到现在,章青阳在事业上给沈心唯(吴奇隆饰)和那娜(李小冉饰)使绊子,路凯则在感情上给他俩“添堵”。
 

既是那娜的前男友,又是华路集团的太子爷,在面临家族企业危机和感情的双重考验时,路凯选择了暂时牺牲那娜,与许氏集团的千金订婚,挽救华路集团的命运。而那娜却已怀有身孕,才引发了之后的种种事情。
 
如果仅是抛弃那娜、牺牲两人的感情救自己公司,那路凯可能会渣得单纯点儿,但是,“他的可悲之处,正在于他想鱼和熊掌兼得,既要爱情,又要地位和事业”,李雅男分析道。
 

也正因如此,在李雅男眼里,路凯不是反派,而是个悲剧角色,“看下去就会发现,他失去了一切:孩子不认他,也未能挽救华路集团,谁也不待见他”,李雅男颇有种悲悯感。
 
而路凯的故事线,其实为存有此种心思的人敲醒了警钟,告诉你如果你这么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人生没有彩排,但影视剧可以提供给观众一个体验的机会——种因得因,种果得果,带有一定的警示意义”,李雅男表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部戏绝对不能缺少反面角色,他们一般都是营造戏剧冲突、推进故事发展的助力剂,少了他们,剧情平淡如水,缺少起承转合,也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好看的故事。正如李雅男所说,“总有人演,关键是给人物找到合理的动机,丰满角色”。
 
接着,他又补充道,“观众怎么骂角色,我觉得都可以理解,这也说明了他们很入戏。但是,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名字被人搜来骂,很难受。”
“不一样”这三个字
贯穿李雅男的演绎之路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演员,李雅男曾饰演过各种各样的角色:有《爱闪亮》里执着腼腆的暖男,也有《未婚男女》里神侃搞笑的逗比,还有《姐姐妹妹》里刚毅铁血的硬汉等等。

 
而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戏路,与李雅男对“不一样”的执念密切相关。
 
“我们的人生是不断往前发展的,所有人都处在随时变化中,演员这个职业,要求你必须融入生活,去挖掘不同角色真正的内心世界,并把这些体会融入到自己身上,再展现给观众看,”李雅男表示。
 
在饰演路凯这个角色时,李雅男同样贯彻这个理念,首要的便是挖掘路凯身上的可悲之处,再在适时的地方加以放大。
 
退一步讲,即使是设定相似的角色,也有各自身上的不一样之处,“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没有经验而谈,每一次都要积极探索寻找,才能达到前进的夙愿。”
 
这一点,是李雅男从生活中感悟而来的,由自己与孩子的相处中生发。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原因,是李雅男平时的兴趣所致,“我喜欢建筑设计和软装这样的事情,自己也有开酒店做这些事。其实,设计就是一个寻找不一样的过程,需要做到与众不同。所以,可能受那方面的影响,我在塑造角色时,也不喜欢重复的感觉。”
 

类型可能会重复,但人物一定是个体。个体的不同,有时候甚至会给观众故事题材、类型上的新鲜感,这也是影视剧创作创新的一个有效方法。
现实题材作品多了审视角度,会更好看
今年以来,现实题材剧扎堆播出,却难有出彩之作。归根结底,是观众为套路所苦,创作者走不出桎梏所致。
 
在李雅男看来,现实题材剧不能少了审视的角度。这两年,一些影视作品正是因为多了审视角度,才更有看点,更能让观众有共鸣。
 
“比如,《我的前半生》里,女主罗子君买鞋,问售货员哪个颜色好看,一般都市剧不会让女主问这样的问题,但罗子君问了,还说小姑娘不懂。罗子君走后,两个售货员吐槽她。其实,这个片段就有审视的意味,”李雅男说。
 
除了审视角度,现实题材也不能离开关注社会现实。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直接促成了一些医药方面的改革和优惠,所以,不管演成什么样,他们都是非常值得敬重的,更勿论每个演员都演得精准而感人”,李雅男表示,“我们做创作人员,无论是写剧本还是拍戏,亦或是我们演员,都要有使命感。影视作品影响力大,文化输出、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有时候还得靠影视作品。”
 

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让李雅男常常会灵感突发,将心中的故事记录下来,“比如前些天有个新闻,有人上街抢劫,被抢劫的人说哥们我跟你一起抢,后来队伍越来越壮大,这其实就反映了一些社会现实。”
虽然喜欢将自己对生活、社会的观察写下来,李雅男却没有转幕后写剧本的心思,“术业有专攻,其实以前拍戏之前,导演都会要求演员写人物小传,把自己的人物生平、性格、故事串成一条线,其实也是编故事。我现在所做的记录,也是为了更好地做演员,毕竟经历丰富、有思考对塑造角色很有帮助。”
限价限的是商人们的利益心
创作团队其实很受用
去年开始,限制演员天价片酬成了主管部门和行业共同关注的重点。前段时间,三大视频网站、六大制片公司联合发布声明,对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和总片酬进行了具体规定: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一时间,议论声四起。
 
对于此声明及之前有关部门“每部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全部演员、嘉宾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的规定,李雅男作为演员,也有自己的想法。
 

“在我看来,限制演员片酬并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希望影视市场可以更加正规化。种种条例,其实都在说明一件事——要给制作足够的资金,让从业者不得不用最合适的人来办专业的事,让作品更好。所以,我觉得这是好事儿。在不久的将来,新一轮的中国文化输出,一定会越来越好”,李雅男表示。
 
谈到演员限价问题,李雅男认为这限的其实以影视作品为工具谋取暴利的商人们,而不是真正的创作团队,“可以用于制作的钱越来越多,创作团队高兴还来不及呢,可以请更好的编剧、导演、美术团队、服化道、置景等等,演员也可以选择更加契合角色的人。”
 
接下来,李雅男将要出演一部讲述边境卧底警察,打入走私军火的罪犯内部,为人民、为正义而战的剧——《边境线》。又是一个全新的人物,李雅男又会演绎出何种“不一样”呢?
【文/jin】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