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差点儿错过这部污力滔滔的国产荒诞喜剧

(2016-10-29 10:31:43)

​昨天,开心麻花的第二部电影《驴得水》上映,这部改编自同名话剧的电影宛如一股清流,在靠屎尿屁、异装癖、装疯卖傻来当笑点的国产喜剧潮流中,展现出难得的智慧和真诚。

有不少不错的片子(比如著名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仅仅因为名字或海报莫名其妙,就让人丧失了观影欲望。《驴得水》很可能也因同样的原因流失部分观众。毕竟,片名看不出名堂,海报有些浮夸,上面的演员又眼生得很,再加上对国产电影习惯性的不自信,观众在选票时手指一滑,说不定就这样与一部佳片错过了。我想惊喜应该留到观影时,因此尽量不剧透地分享一点感想。

http://p3.pstatp.com/large/10660003555e2b3ee6ea

喜剧的悲剧

《红楼梦》前八十回里,要说热闹的场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算得上众人皆知的一段。

庄稼人刘姥姥去侯门攀亲戚,为逗老太君一众开心,插科打诨出了不少笑料,“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之类,让满屋太太小姐都无心吃饭,只看她笑话。次日,众姐妹在惜春处玩闹,林妹妹拐着弯编派刘姥姥,惹得小姐们大笑。宝姐姐点评道:昨天(刘姥姥)的笑话当时好笑,过后却是没什么回味的;今天颦儿虽只有几句话,细思起来却好笑得很,比刘姥姥昨天出洋相的搞笑可高级多了。

http://p3.pstatp.com/large/10640001a5dcb74f38e2

宝钗的点评,用在当下国产喜剧上也合适得很。装疯卖傻出洋相固然可笑,但这种可笑是浅显的,没有回味的深度;此外也存在另一种形式的幽默,用机智的言语、典故,讽喻某种现实,这样的笑点更禁得住回味。

设计一个日常生活中绝少会有的人物形象,若干不合常理的场景,没有逻辑推动的故事线将不真实的人物撮合到一起,加上点网络热词,最后再来场大团圆式的结局,这是目下常见的喜剧套路。

可是细思起来又有什么意义?笑料的基础建立在观众对角色的人格审丑上,这类喜剧不反映现实,而只是建构一个或一群丑角,脱离了夸张的马戏团场景,其意义便荡然无存。

http://p2.pstatp.com/large/10660003555d59c69504

所以当我看到《驴得水》,是真心地感到惊喜。能感到编剧是认真地在经营这个故事,打磨对话,建构冲突,以讽刺人性之恶来达到幽默。演员表演得也用心,不会让人分分钟跳戏,更不是面瘫拍写真。说实话演员并不是光彩照人的大明星,可是他们像我们身边的某些人,有普通人的狡黠和善良,从而演绎出一种出于真实又高于真实的光辉。

笑点来源于生活本身的荒诞,这不可理喻的世界本身就值得深深嘲讽,可笑的是不合理的环境,可悲的是这生活舞台上不由自主的人。

就像大观园里前半程极致的繁华热闹,反衬出树倒猢狲散的晚景越发凄凉;越是恣意嬉笑怒骂的喜剧情节,越是铺垫了结局的物是人非的感伤。

不堪承受之污

每个人都有污点,《驴得水》的故事中,世人眼里唯一没有任何污点的人,是实际上不存在的“吕得水”老师。

http://p2.pstatp.com/large/10660003555c097af39d

四个人在贫瘠的黄土高原山沟里当老师,仿佛避秦人乱的桃花源居民,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浪潮下,几位教师怀着朴素的志向,在贫瘠的山村里传播知识的种子。这样的人不能说不高尚。

http://p2.pstatp.com/large/101f00065b742fc3901a

然而随着剧情的展开,三言两语中,却发现每个人都曾“犯错”。这偏远避世的小学既是校长实践启迪民智理想的场所,也是教员们摆脱旁人眼色、自由自在的乐园。但随着权力与金钱的闯入,这些人终究不得安宁,原本团结的团队分崩离析,形势所迫让教员们的心境发生变化,走上了不可自控的道路。

http://p1.pstatp.com/large/101e0004f71d27fb0184

影片刚开始时四人为了筹措一点经费而烦恼,随着故事的推进,钱有了,更大的烦恼却接连不断。最后的最后,好像一切都有了美好的开始,曾经扭曲的内心被开学的喜悦掩盖,然而没有人能真正回到过去,驴得水的消失暗示着动摇的开始,有的人最终不堪背负污点,选择离开。

即使是新生儿,身上也带着血污,又上哪去找完全没有污点的人?但是这污点又由谁来鉴定,谁有权定义他人的不洁?从校长到教员,每个人都曾有故事,有故事就意味着被污名的可能。然而他们又只不过是想遵循内心。

剧情之外的其他

像上文中所说,这是部经得起回味的喜剧,多处前后呼应的意象有很大的解读空间,比如弹力球在影片结尾的惊艳出现,逼近天空的草坡上,五彩的弹力球倾泻而出,仿佛从天而降,它隐喻着铁男和佳佳的美好感情,在经历一切后覆水难收,明亮的色彩如同感情的纯真浪漫,数不清的彩色球体在山坡上跳跃,曾经的珍贵一去不返。

细节处也颇有趣味,像一曼墙上的美女招贴画,其服装风格与一曼为大家做的校服相一致;铁男穿着的背心上印着“京仁大学”字样,在片尾的旧照片上找到了来源等。

http://p3.pstatp.com/large/101f00065b7527b9603d

但也是有一些值得斟酌的部分,比如主要人物的性格转折处留白过多,有些突兀。比如台词中曾多次暗示一曼的过去,她是个追求性自由的女性,在城里时也没少因为男女关系引发麻烦,算得上是见过各种大场面的人。这样一个身经百战的女人,怎么可能只因为同事的辱骂和剪头发而精神崩溃?

剪秃头的场面让人联想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马莲娜成为妓女后被人围攻的场景,不同的是马莲娜的哀嚎让人动容,反思一个美丽女性怎样被嫉妒所损害,使人物更加丰满,而同样的“荡妇羞辱”,却导致了张一曼这个角色的崩塌。

周铁男和裴魁山的转变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周铁男还通过跟佳佳的争执阐述了转变的缘由,多少合情合理一些,但裴魁山的两度转变,从穿貂绒开始就很难用“因爱生恨”而解释透彻。

http://p2.pstatp.com/large/101f00065b762f56993f

这可能是话剧转电影的遗留问题。话剧出于舞台的空间局限,有些情节不便于展现,而采取了更为抽象化的表达,留白和象征等;但是对于电影来说,创建真实的需求比话剧更为迫切,在主要人物的命运转折处,铺垫不够,使得人物性情的转变显得过于突然,虽然留给了观者足够的想象空间,但说服力就打了折扣。

不管怎么说,还是部值得去看的电影。喜中藏悲,笑中带泪。

【文/苏丹】

版权声明

http://p3.pstatp.com/large/101e0004f71e65de5cca

微信公众号【影艺独舌】的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艺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评论,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须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ID:yingyidushe

对影像和艺人做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http://p2.pstatp.com/large/102200077aa3233af5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