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娱乐效果还是要辩论质量?《奇葩说》别诡辩了!

(2016-01-31 17:44:31)

1月29号晚,《奇葩说》老辩手马薇薇发布了一条微博,瞬间获得了几千的转发、评论以及过万的点赞,马薇薇本人还轻松上了微博热搜榜。事情是这样的:当晚播出的《奇葩来了》,一个自称是“辩论狂热爱好者”的选手李树峪来“踩场子”了,他公然抨击《奇葩说》将辩论过分娱乐化,使得许多刚接触辩论的小朋友误以为辩论是这么生猛好玩的,却在入圈后不愿去接受枯燥漫长的训练过程。


这个话题引发了在场包括“马晓康”在内的所有人的激辩,高晓松继续悠悠地甩出一堆经典案例,“金句女王”马薇薇则是继一季没啥金句后罕见地甩出了这样一段话:“水可以熄灭火,但不会改变火。你认为神圣的东西永远不会被玷污,如果你认为可以被玷污,是因为它本来就不够神圣”。最后,这位选手拿到的成绩是蔡康永队的“候着”,而“嫉恶如仇”的高晓松直接给了“走开”牌子。此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被“薇薇女神”的风姿折服,也有网友表示《奇葩说》节目组“店大欺客”,明明强调尊重多元化价值观却对上门提意见的人视而不见。


https://mmbiz.qlogo.cn/mmbiz/rY5tD4KAtGeYwtcGArAia2zQBFSjvKtfnPkwiaIFKKJ1yOZcwnjCEPsra15dG13hD5LE5sXVKVWlzgCUUWNicghpA/0?wx_fmt=png


马薇薇在微博上贴出的那段话如下,(没耐心看的可以直接看笔者的总结)大意是:这位上台后偏激地讲情怀、担心《奇葩说》会教坏新学辩论的小朋友的选手并不被待见,马薇薇摆出自己在辩论圈的经历,表示这个辩题早已被辩论圈的诸位大牛炒了个稀巴烂了,这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辩论爱好者”可以洗洗睡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rY5tD4KAtGeYwtcGArAia2zQBFSjvKtfnRpmiba2sLYhuaKL2kIu7DVKxrKMN3aILLnyIfLwlq0QlibfAibHNbgl7w/0?wx_fmt=png


马薇薇一向以严谨著称,她发的这条微博中,也有批评得在理之处,例如“切入点过于普通”、“论证不完整”等等。实际上这位过分偏激的选手一上台亮出自己的态度时就已经掉进了“坑”,拿情怀来说事确实不足以让人信服,而且他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辩论训练,导致他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并没有举出例证,这种级别的对手对马薇薇、邱晨等拥有丰富辩论经历的辩手来说简直是轻轻松松就能KO的。


但是,如果说辩论是能力的表态不是情怀的表态,马薇薇最后说的那段所谓“金句”难道就不是打情怀牌吗?在微博上亮出自己的辩论经历,仿佛是在跟以那位选手为主的普罗大众说“你们不是辩论圈的人,你们不懂,姐姐我在辩论圈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你们这些圈外人就老老实实看我们在节目中表演吧”。


https://mmbiz.qlogo.cn/mmbiz/rY5tD4KAtGeYwtcGArAia2zQBFSjvKtfnEcdY21PnNGEHHEMicQZQcicQFNUdEhqjkbVRd4J1jzibPwR14QqEXd1Yw/0?wx_fmt=png

一向说话嘴毒的高晓松自然是要插一刀的


这件事在微博上愈演愈烈,微博成了《奇葩来了》播完后的第二个战场,在这条微博下,那名选手曾经去认真评论过,后来经受不住马薇薇的“睡务局”(粉丝)的猛烈攻击,被迫删了评论,但仍被“好事者”还原了,从评论中可以看出,这位选手的心情颇为无奈,在场上面对所有人的炮轰都非常镇定的他竟然说“我觉得这就没意思了,我也没有矫情,你又何必补一刀呢,我很弱,所以呢?”,心疼30s。


https://mmbiz.qlogo.cn/mmbiz/rY5tD4KAtGeYwtcGArAia2zQBFSjvKtfnbf7Evl36bjhSY6CWhFj4xPpvibwwUkSgyfGyASPv7tZyWcTUxV1vdAQ/0?wx_fmt=png

这是马薇薇那条微博下点赞最多的几条热门评论


如果这件事只有这一面,那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不过就是某些专业的辩手在场上比较没有风度地碾压非专业辩手而已,但是——任何事都因为有了这个“但是”而变得意味深长......在这期节目中,还有一个自称要来证明超模不是无脑的女生,被蔡康永(呈现了过分浮夸的演技)纳入麾下,实现了非常强的娱乐效果,但争议纷至沓来。实际上,《奇葩来了》第三季的选人方针让人越来越看不懂,有大胡子装娘娘腔毫无辩论才华也能拿到待定的,有撒泼打滚耍赖皮、没正经辩论居然也能晋级的(1月30号那期节目),相当一部分选手都是因为其个人奇葩的经历而取胜,立论、驳论这种严谨的过程没见着,“辩论”反而成了次要了。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高晓松在第一季时对一位选手说过的话↓↓↓


https://mmbiz.qlogo.cn/mmbiz/rY5tD4KAtGeYwtcGArAia2zQBFSjvKtfnAWhHr50U2pcNlyckoaDsGp4icFQGfQu0TMSwz9uUrrb8OiaH2hviaclqQ/0?wx_fmt=png


当时这段话让许多人醍醐灌顶、非常佩服,说“姜还是老的辣”,但是,为什么到了第三季,《奇葩说》反倒成了这样一个“世界观不一以贯之”的存在呢?像李树峪这种选手,也许他犯了节目组的“怵”,提到了大家都不愿意面对的痛点,但横向比较来说,他当然是比那位“可爱的超模”辩论能力强的,然而超模被选上了,提意见的选手被待定,这就是所谓的“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吗?举个例子,范湉湉、肖骁等老奇葩都是第一季时冒出来的,他们都有一个共性:人生经历都很丰富,但海选时都是要通过严格的辩论(并且在被选中后接受了长时间的辩论训练)才能成为节目其中一员,他们保持了自己身上那种生鲜热辣的演员型人格,在辩论技巧上也比较成熟。既然观众第一季被告知这个节目的定性是“辩论节目”,现在你们又告诉观众,别太当真,我们本来就是个娱乐节目,这不是逗人玩吗?


其实,马薇薇在微博中自己也提到了,第一:泛娱乐化的选题会使得辩论缺乏深度,那么,反过来讲,不那么娱乐化但有深度的选题就一定不符合电视节目的传播规律吗?有资深电视人经历的马东肯定对这个问题心知肚明。第二:像《奇葩说》这样的节目会使得优秀辩手被商业运作吸引离开正规赛、水平下降,这是在“自黑”吗?2005年就在国辩(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是华语辩论的最高赛事之一)崭露头角的马薇薇,如今被马东的米未传媒签为旗下艺人,每天杂志、棚拍不断,商业演出不断,第二季的火力已经明显不如第一季,第三季更是把女神架子端得很足,现在更多人津津乐道的是她的恋爱史(与武大辩论队总教练周玄毅在《奇葩说》中相识相知),以及“长腿公知女神”等title被许多90后、00后小女生膜拜,马薇薇的辩论才能应该是没有下降,但她吸引大众的,的确是更为复杂多元的娱乐话题。第三:舆论的关注容易使正规赛在政治角度受限。这个,不说别的了,你现在去爱奇艺搜一搜,还能搜到“出柜”那期节目吗?【手动再见】


https://mmbiz.qlogo.cn/mmbiz/rY5tD4KAtGeYwtcGArAia2zQBFSjvKtfnzP0PwfsQZOtPn92KfXB4a2bcJOQcia4g3Ofryn0Hz0bjU6RQLTS4GQA/0?wx_fmt=png

蒋昌建是第一届国辩最佳辩论员,现在成为了《最强大脑》的主持人,最近该节目也出现了一些争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


公道地说一句,《奇葩说》三季以来,的确把“辩论”这个常人不太能接触的领域用一种较为合适的方式展现出来,像“要不要向父母承认出柜”这种隐秘却劲爆的社会话题,得以在节目中公开地讨论,让许多年轻人都能参与到线上线下的讨论,这是节目的福祉,但是什么是“椟”什么是“珠”,希望《奇葩说》节目组慎重考虑,至少不要再让我们看到下期节目里又有哪个选手通过撒泼打滚这种“奇葩”的方式拿到passport,而且,老实讲,这种梗用多了也会旧,根本不会有太多娱乐效果好吗?请多多考虑我们普通观众的尴尬癌,谢谢。——此条消息来自一个对《奇葩说》怀有复杂心情的90后观众。


【文/水兵月】


投稿、应聘记者请联系:(邮箱)794206937@qq.com(微信/电话)18801497413

微信ID:yingyidushe

对影像和艺人做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https://mmbiz.qlogo.cn/mmbiz/rY5tD4KAtGdv4n1c918rnMiaHtqpkTKSTLerY1tepD3plypbjvOF9UXWu5C2d3zkQcZX9paI355pDUsibfOOJoLg/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