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随笔、图片、自驾游、杂 |
我不知道小资的界定和适用范围,是属于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或是中性词??是不是用于中青年女性更加贴切,更加温情?如果一个老男人自诩为生活小资情调,那一定是大尾巴狼,我肯定是要厌恶的。
前几天在博客上读到博友的一篇博文,其中谈到了一本书,是日本作家佐野洋子的散文随笔《没有神也没有佛》,散文开篇第一段讲的是64岁的作者与88岁,已经失智了的母亲的对话,很有意思,耐人寻味。正好我老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于是就在京东上订了一本儿,想参考一下主人公如何照顾,对待,看护失智的母亲。哪怕是心灵鸡汤,只要能慰籍和鼓舞一下自己也未尝不可。
昨天下班和老婆一进家门,发现打扫卫生的小时工已将快递送来的书放在桌上。我老婆看了一眼,就连珠炮似地问我:你买书啦?给谁买的呀?什么书啊?是不是给你妹妹买的呀?现在谁还看书呀???
我说给自己买的。我老婆秒回我无稽之谈的神情,并怪异地“啊”了一声,就扭身进厨房做饭去了。
吃完饭洗漱后,我回到卧室里躺在床上看书。过了一会儿,老婆给我端进洗好的小西红柿……趁我不备,一把抢过我的书,边翻看,边惊讶地问:你真的在看书啊???你这是怎么啦?
我很气恼,抬眼瞪她,她则满眼疑惑,如同看一个怪兽似地看着我。我问她:你是不是以为我在看《曼娜回忆录》那?我老婆没懂,还追问我:《曼娜回忆录》讲得什么呀?你这书的名字不是《没有神也没有佛》吗?
“这本书里有一段是讲如何看待和对待老年失智患者的,我家老爷子不是老年痴呆症吗?我看看日本人怎么对待和看护的……”
我老婆随即静静地退出了卧室。
今天在食堂吃完午餐,回到办公室,瘫在座椅里继续看书。陆续有同事探头探脑地往我屋里张望,叽叽咕咕。我站起身,重重地把门摔上。
隔壁办公室的夏工推门进来问我:嘿!今天新鲜啊~你怎么不午休了?看什么那?是不是准备参加月底的竞聘考试啊?可你岁数早超了,根本就入不了围呀~
“没什么,就是闲得慌,看看散文。”并举起书在夏工眼前晃了一下。
“你?你……你在看什么?!拿过来我看看。”
我把书递到夏工手里,他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眼,惊讶地问我:哎,哎,哎!你怎么啦?怎么想起看散文来了?你不是喜欢听评书吗?每天中午隔着几间屋子,就能听见你办公室里叽里呱啦的。怎么,嫌不过瘾?想冒充一下文艺小青年儿?
我真生气了,把书往桌子上一摔,问他:我TM怎么不能看散文了?我又没老到连书都看不了,又不是文盲!
“你别激动啊~咱们没在一起共事才几年啊?你怎么越来越娘们儿了?先是养花儿,养死了还不死心,又开始看散文了;那要是再厌倦了那?难不成还要寻那隔花楼阁美人家不成。不对!你是不是外面养小三儿了呀,怎么开始追求这些小资小调的事情……”
我自然是要用最污秽的语言骂他。他反而呵呵呵地乐了,说:这就对了嘛,这才是你。
下午刚一上班,市场部小徐跑过来说:Z老,我们都以为您摘了胆囊,素了这么长时间,总算熬到开斋了,肯定是在研究菜谱呢。后来听说您在看散文。看来人要是没胆儿了,真能变得有情调了哈。
考虑到她是女同事,没好意思开骂,叫她别太无聊,该干嘛干嘛去!
我就想:所谓无纸化时代,难道连纸质书都不能阅读了吗?阅读散文也有年龄和性别界定吗?但我被大家狐疑的目光扫来扫去,内心也觉得别扭,好像自己还挺猥琐。
粗算一下,自己起码10年了,除了工作需要看一点儿专业和理论书籍,何曾捧过书呀。近几年,更是手机不离手,看看八卦奇闻,看看段子,听听新闻要点;喜欢举着手机听评书。偶尔写篇博客,也是在电脑和手机上瞎划拉。
但我又一想,公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员工都具有本科,博士、甚至博士后的学历,按理说文化氛围应该浓厚,怎么老朽看本儿散文集竟成了奇葩之举,奄然成了猪鼻子插大葱。可想我平日里在家人和同事们的心目中是啥样的货色,肯定是好吃懒做,胸无大志。当然,我向往好吃懒做,怎奈生活所迫,每日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