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地覆慨而慷——紫石英事件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一九四九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陈兵长江北岸,与国民党江防部队隔江对峙,即将发起渡江战役。在渡江战役开始前,应国民党方面之邀, 国共双方进行过一次停战谈判。这场谈判从四九年四月一日起,至四月二十日结束,前后共进行了大半个月,但最后还是以破裂告终。谈判破裂,解放军百万大军随即准备渡江。大军渡江前,解放军正告停泊在中国长江上的各国军舰,要求其务必于四月二十日前启程离去,否则后果自负。另外,根据部署,三野特种兵纵队所属各炮兵团,及部分指定炮兵部队,负责封锁长江长江面。如四月二十日后,发现还有外国军舰闯入我军作战区域、不听劝阻妨碍渡江作战者,可开火驱逐之。这道命令,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并下达的。公告一出,美国等西方国家立即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纷纷将自己的军舰开离长江。按理说,解放军把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应该不会有人往枪口上撞了,可偏偏就有那不长眼的,比如英国。
当时中国国内战局紧张。英国政府命令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在中国南京附近的长江江面上预先停泊了一艘军舰,准备在形势危急之时,用这艘军舰接回在中国的英国外交人员以及侨民。这艘军舰不是固定的一艘,而是由远东舰队各舰轮值的。一九四九年四月停泊在中国长江上的英国军舰,是一艘名为“伴侣号”的驱逐舰。当时伴侣号执勤期满,一艘“紫石英号”的天鹅级护卫舰,正在赶来接替它的路上。英国人自然也知道解放军发给各国的的公告,但他们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马上撤走自己的军舰,他们认为,解放军不敢真的跟他们动手。
其时,解放军渡江部队作战部署如下:由二野三、四、五三个兵团,为西线部队;三野的第七、第九两兵团,为中央方阵;三野八、十两兵团,为东线部队。各部队均已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便可挥师过江。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拂晓,在江苏泰兴以南七圩港,负责封锁江面的解放军三野特种兵纵队六团一营三连,发现了由下游驶来的紫石英号,发现紫石英号后,解放军一直在给它机会,接连发出信号弹警告它撤出去,可紫石英对此置若罔闻。四九年四月二十日上午八点半,紫石英号驶近扬州以南三江营江面,这里正是解放军东线渡江部队的主要渡江地,如果任由紫石英横冲直撞,那么对于渡江作战将会有很大影响。见警告无效,解放军遂鸣炮示警,紫石英仍旧我行我素,甚至主动向我军阵地开炮。万般无奈之下,我军决定开炮还击,在一番炮火对射之后,紫石英号舰体多处被我方穿甲弹击中,操作系统失灵,已失去战斗能力。在它挂出白旗的情况下,解放军炮兵停止射击。紫石英高悬白旗,通过解放军火力范围驶向长江南岸,过程中在一处浅滩不慎搁浅,自行脱离浅滩后,再未移动。四九年四月二十日下午,南京的伴侣号英舰赶来支援紫石英,想要把紫石英拖走, 因而与解放军炮兵发生交火。交战结果为伴侣号舰桥中弹,舰长负伤,两座前主炮被摧毁。最后,伴侣号逃往江阴江面。四九年四月二十日晚,从香港和上海来的英国“伦敦号”重巡洋舰与“黑天鹅号”护卫舰,在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副司令梅登的率领下,由江阴向上游行驶,并于次日清晨到达七圩港江面,打算带走紫石英号和伴侣号。这两艘军舰,虽然一再用广播表示他们无意与解放军为敌,但仍然步步紧逼,向解放军阵地不停开炮,解放军被迫开炮还击。经过交火,伦敦号舰身受重伤,舰长负伤,不得不放弃救援紫石英号,在与伴侣号和黑天鹅号会合后,仓皇而去。此后,中英就此事经过多轮谈判,意见仍未能达成一致,在谈判过程中,紫石英号乘夜突围。
“紫石英事件”前后,英方共伤亡百余人,我方伤亡数百人,这都是当时火力装备上的劣势造成的。虽然如此,但此次事件已向世界郑重宣布,西方列强凭着几艘军舰就能打开中国国门的时代,自一九四九年起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的一系列屈辱,由一八四零年英国对华的鸦片战争而始,一百年后,又是英国亲手为之画上了句号。英国见过中国的衰弱,也见证了中国的复兴,天理循环,丝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