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孤城中的公主——福康公主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福康公主,宋仁宗长女,母苗贤妃。宋仁宗后嗣稀薄,子女数十人大部分早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福康公主都是宋仁宗仅有的独苗,故而宋仁宗对这个女儿十分珍视,荣宠异常。福康幼年时,辽国曾经遣使求亲,硬被宋仁宗给挡回去了。
福康是个极为孝顺的女儿。宋仁宗生病的时候,她不仅不辞劳苦,昼夜服侍在父亲身旁,还曾经光着脚、披头散发地为父亲虔诚祈祷上苍,愿以身代父病。后来仁宗病愈,听说了女儿这样的举动以后,很是欣慰,从此更加疼爱她了。
在福康十九岁的时候,宋仁宗为女儿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主册封大典,还花了数十万贯钱,为女儿建了一座公主府。在这之前,宋代的公主从来没有过单独的册封典礼。宋仁宗此举,仿佛在昭告天下,他的女儿福康,是大宋最耀眼的明珠。
最初的时候,因为宋真宗皇后刘氏无子,就收养了李宸妃之子,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宋仁宗是到长大以后,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的,可惜这时,李宸妃已经身故多年。这让宋仁宗一直觉得,自己对生母有所亏欠。为了补偿母亲,宋仁宗决定把及笄之年的福康,嫁给母亲娘家的侄子李玮。宋仁宗曾经见过李玮一面,认为这孩子挺老实,福康跟他,吃不了亏。
李玮虽然精通绘画,为人忠厚,但容貌并不出众,性格质朴,沉闷寡言。这样的一个人,显然并不是福康心中丈夫的最佳人选。尽管福康不喜欢这段婚姻,但在那个凡事讲究父母之命的时代,她除了接受,别无选择。宋仁宗还是一如既往地宠女儿,在他的亲自指示下,福康的婚礼办得极尽奢华,福康婚后的待遇,与皇太子相等。
嫁到李家后,福康满心忧郁,无处排解。她对驸马及其家人尽量避而不见,只是关起门来,和宫人、内侍终日宴乐。她这样做,是想麻痹自己,就好像自己还在宫里,依旧是那个纯真的小公主一样。当一个人对现实绝望的时候,只有逃避现实,才能有活下去的勇气。
福康的做法,渐渐引起了李玮之母,婆婆杨氏的不满。一次,福康与内侍梁怀吉等聚饮,被杨氏偷窥,婆媳之间因此爆发激烈冲突。风波过后,福康连夜回宫,夜扣宫门。宋代祖制,宫门不得夜开,可谁让宋仁宗疼女儿呢,宫门最终还是开了。福康的行为,惹得前朝百官纷纷上疏劝谏。宋仁宗不得已,遣散了福康身边原有的宫人,让福康回到皇宫居住。
回宫后的福康受了很大的刺激,性若癫狂,曾想烧毁公主府,甚至不惜多次以自杀相威胁,要求与李玮离婚,宋仁宗最后依了她。或许终是出于对生母的歉意,数年后,宋仁宗临终之际的一纸复婚诏书,又把福康送回了李家。不用想也知道,回到李家的福康,会面对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没过几年,福康便在忧愤之中凄惨离世,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她只有三十二岁。
福康公主的真实姓名,在历史上并未留下,但在她身后的千余年后,一部名叫《孤城闭》的小说,让她有了“徽柔”这个温婉的名字。关于小说及影视剧里所描述的,福康与梁怀吉的恋情,在我看来,那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艺术加工。福康后期,精神确实出了问题,但那绝不是因为梁怀吉,而是由于婚姻不如意的缘故。如果福康真的与梁怀吉有男女之情,那在宋仁宗把梁怀吉从西京洛阳召回来以后,福康的病就应该有所好转才是,可是就算梁怀吉回来了,福康的病也没有好。这就足以证明,福康内心耿耿于怀的,并不是梁怀吉的去留,而是那段让她倍感压抑的婚姻。
自从看了《清平乐》以后,就总想为这个女孩儿写点什么,却一直不知如何落笔,今天,总算是如愿了。不可否认,宋仁宗是很爱福康的,但也不得不说,福康最后的悲剧结局,实在是宋仁宗一手造就的。宋仁宗自以为给了女儿一段美好姻缘,可他却从未问过女儿,于她而言,这段姻缘究竟可否算作美满。原著小说的名字起得很好,“孤城闭”三字,恰好暗合福康一生际遇。这一生,她都被困在婚姻的孤城里,她挣扎过,逃离过,可最后却还是没能走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