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因为热播剧《康熙王朝》的缘故,大多数人都知道康熙朝有李光地这么一号人物。但知道李光地的人,却不一定知道陈梦雷,更不一定了解他与李光地之间,那一段流传至今的绝交公案。
陈梦雷与李光地为同科进士,二人又是福建同乡,故而素为至交。三藩之乱时,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精忠也在福建起兵反清。耿精忠起兵后,于福建网罗名士为其幕僚,时值陈梦雷与李光地返乡探亲,于是这耿精忠的名帖,也就发到了他们两个手上。可这两个人接到名帖后的反应,却不尽相同。
陈梦雷一开始坚定拒绝,但是后来,耿精忠派人抓了他的家眷,他就不得不前去了。但是即便到了耿精忠那里以后,陈梦雷也是一直称病,在寺院里住着,婉拒了耿精忠给他的官职。李光地的家眷也被抓了,在收到耿精忠的邀请以后,他则确实有接受的意思,为此,李光地还特意去拜访了耿精忠和陈梦雷。关键时刻,是陈梦雷为李光地痛陈利害,让他明白了耿精忠必然失败,这才让李光地打消了投靠耿精忠的念头 。
陈梦雷遂与李光地定下里应外合之计——由陈梦雷在耿精忠这里卧底,保护二人的家眷,并且把军政情报以蜡丸书的形式传送给李光地,然后李光地再想办法把情报送给清军。之后,在陈梦雷的协助下,李光地以老父亲身体不好为由,成功从耿精忠帐下逃出。
后来三藩之乱被平定,论功行赏时,康熙帝盛赞李光地大节可嘉, 忠贞为国。在这样的赞誉下,李光地一路高升,平步青云,最后甚至坐到了大学士的位置。可是同样作为功臣的陈梦雷,就没有这般幸运了,朝廷上疯传,他曾经做过耿精忠的官。于是,陈梦雷最终被以“附逆”之罪下狱,最后被流放。在监狱里,陈梦雷曾经多次写信给李光地,请他向朝廷陈明实情,可李光地却始终没有给陈梦雷回复过只字片语。
李光地确实向朝廷奏报了陈梦雷送出的蜡丸密信,只不过,他没有提陈梦雷的名字,而是选择将这个天大的功劳据为己有。在那一份份关乎陈梦雷命运前途的奏疏里,李光地只提了他自己。
不见回音的陈梦雷,早已看透了真相。愤怒至极的他,在狱中奋笔写下了《告都城隍文》,痛责李光地欺君负友,毫无廉耻。这下,李光的所作所为举朝皆知,而陈梦雷,也由此获得了众人的同情与谅解。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李光地也不得不上奏为陈梦雷辩驳。在这封给康熙皇帝的奏疏里,李光地肯定了陈梦雷对清朝的忠诚,也说明了陈梦雷投奔耿精忠是因为家眷被扣的缘故,是迫不得已的行为。但是,对于至关重要的蜡丸信一节,李光地则照旧否认此事与陈梦雷有关,只说是他与自己的叔叔一力谋划。
流放归来的陈梦雷,以学识受康熙帝赏识,奉皇命任皇三子胤址师傅,并主持鸿篇巨著《古今图书集成》的编撰工作。只是,对自己曾经的生死朋友,那位炙手可热的大学士李光地,陈梦雷终生未交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