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时候,在距离北京城不远的昌平郑家庄,曾经住过一位王爷,这里也曾经有过一座王府。按清朝祖制,凡近支王公宗室,皆应居于京城。这位王爷并非旁系,是实打实的近支宗室,而他之所以住在昌平,这其中自然是有一段故事的。
这位王爷不是别人,正是康熙帝的嫡孙,康熙朝废太子允礽之子弘皙。雍正登基后,待废太子一门还是不错的。他虽然不曾解除允礽的圈禁,但在允礽病故后,也曾为其大办丧事,并且给弘皙这个侄子封了理郡王,后来又晋为理亲王。康熙帝在昌平郑家庄有座行宫,雍正下旨将此行宫整修扩建,作为弘皙的王府,给弘皙及其家眷居住。
在雍正朝,雍正这个当叔叔的很够意思,弘皙这个当侄子的也很安分。可到了雍正之后的乾隆朝,这种家庭和睦的氛围便不复存在了。乾隆对弘皙的特殊身份很是敏感,而出于自己的身份,弘皙也开始对近在咫尺的皇权,有了些想法。
在乾隆朝,作为帝国心脏的军机处,成了近支宗室王公们不能涉足的禁地,这也就等于剥夺了宗室们参与朝政决策的权利。乾隆的这一举措,是为了清除近支宗室对皇权的威胁。这自然引起了一众皇室宗亲的不满,见此情景,弘皙就抓住机会,大肆笼络这些人。康熙帝十六子庄亲王允禄与其子弘普、宁和、康熙帝十三子怡亲王胤祥之子弘昌、弘晈、康熙帝五子恒亲王允祺之子弘昇等人,皆与弘晳交好。
除了积累人脉之外,弘晳还有许多越轨行为,这些行为无一不在昭示着他的野心。他擅自在自己的王府里,建了一个只有皇宫里才可以有的内务府;他又私制明黄肩舆,明黄,是封建时代皇帝专用的颜色;更有甚者,他请了一个算卦的萨满(满族神职人员)给他算卦。算的是乾隆的寿数;作为亲王的自己,还能不能再进一步成为皇帝;大清的宿敌,蒙古的准噶尔部何时能兵临北京城下等事。
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乾隆四年(公元一七三九年)九月,弘晳在宗室中结交党羽之事,被人告发给乾隆。乾隆先是不动声色,以“诸处夤缘,肆行无耻”的罪名,拿下了弘皙集团的智囊人物弘昇,通过对弘昇的审问,乾隆得知弘皙结党属实。知到真相后的乾隆勃然大怒,他悍然下旨斥责弘皙“自以为旧日东宫嫡子,居心甚不可问!……”遂将弘皙革去亲王爵位,圈禁于郑家庄,不准出城。接着,乾隆又将庄亲王允禄等弘皙的一干党羽,罚奉的罚奉,革爵的革爵,圈禁的圈禁。事情还没有完,几个月后的乾隆四年十二月,弘皙找萨满算卦的事情,再次被自己家中的仆人福宁举报。这次,曾经显赫一时的郑家庄理亲王府,被乾隆直接夷为平地。弘皙依前圈禁,但此次他的囚禁地点,变成了条件更为恶劣的景山东果园,弘皙最终在此去世。
以上,就是发生在乾隆朝初期的那场巨大政治风波,“弘皙逆案”的大致始末。“弘皙逆案”,本质上,是康熙时代“九子夺嫡”事件的余震。随着弘皙一案的审结,自康熙晚年起,持续了二十多年,跨越了三代人的皇权之争,也终于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