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考数量关系:三种类型最值问题的解题思路

标签:
公务员国考数量关系 |
三种类型最值问题的解题思路
http://s11/mw690/006f6lqvzy75Y6R4ZBgea&690
在行测考试中“最值”问题通常以“求某一个量的最大值(最小值)或至多为(至少为)”来提问,要求考生在做答时去寻求满足题干条件的一种极端情况。
最值问题大体分为三种题型,当考试中遇到这三种题型时只要我们利用相应的解题方法去应对,求解最值问题将轻而易举。
一、极限构造法
和定最值问题是考试中出现比较频繁的一类最值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般采用极限构造法。具体判别方法和思路如下:
典型特征:1、题目交代和的情况;2、最后求其中一部分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核心思想:一部分越多,另一部分就越少。假使要使其中一个尽量大(小),则使余下的部分在满足条件情况下应尽量小(大)。
答题四步骤:分类(根据题目给出不同的限制条件将量分为几类)→构造(根据题目构造出极端情况下各部分的数值)→列式计算→调整(极大向小调,极小向大调)
例1:某连锁企业在10个城市共有100家专卖店,每个城市的专卖店数量都不同,如果专卖店数量排名第5多的城市有12家专卖店,那么专卖店数量排名最后的城市,最多有几家专卖店?
A. 2
【题目解析】
题目特征:1、共有100家专卖店,和为100;2、求其中排名最后的城市的最大值。
核心思想:要使排名最后的城市专卖店数目最多,则其他城市专卖店数目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少。
答题四步骤:
一、分类,根据题目条件分为三类:专卖店排名前五,排名第六至第九,排名最后的专卖店;
二、构造,设排名最后的城市有X家,则其他城市专卖店数尽可能少的情况:16、15、14、13、12;X+4、X+3、X+2、X+1、X。(注:红色量为构造数据的依据)
二、列式,16+15+14+13+12+X+4+X+3+X+2+X+1+X=100,解得X=4。
三、此题中X为整数满足条件,不需要调整。如果解出来X=4.5,因为专卖店数目必为整数,且要求取极大值,此时向小调为整数取4。答案选C。
(PS小延伸:改变题目条件又该如何做?比如加条件:排名倒数第三的城市有6家专卖店,问排名最后的最多有几家?)
二、最不利原则(抽屉原理的反向应用)
“最不利原则”适用于题目中出现“至少……才能保证……”的题型。在最值问题中算难度系数和灵活度都不大的一类,题型固定,与其他类型结合较少,属于抽屉原理的变形。
典型特征:题目中出现“至少……才能保证……”的说法。
核心思想:要保证一个事件必然发生,那么考虑这个事件不会发生的极端情况,在此基础上实现这件事。
解题步骤:1、找出最不利于该事件发生的可能;2、在最不利的基础上加1
例:某单位组织党员参加党史、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发展观和业务能力四项培训,要求每名党员参加且只参加其中的两项。无论如何安排,都有至少5名党员参加的培训完全相同。问该单位至少有多少名党员?
A.17
【题目解析】
典型特征:题干翻译为,该单位至少有多少名党员才能保证5名党员参加的培训相同。
核心思想:要保证至少有5名党员参加培训相同,则最极端的情况为每项培训都有4个人选择,每人参加两项活动,一共有C24=6种选择。
答题步骤:极端情况为每项培训均有4人选择,共4×6=24人,此时该单位再增加1名党员就能保证至少有5名党员参加同一培训,故单位至少25名党员。答案选C。
三、反向构造
反向构造适用于多集合问题求解最值,通常是求四集合问题的最值。多集合求解最值对于很多同学而言比较困难,不知如何下手?下面介绍反向构造问题的判别和解题思路,帮助同学们化繁为简。
典型特征:题干通常给出每个单集合的数量和一个总量,问题通常以“几个都……至少有……”、“几项都不……至多有……”等形式出现。
核心思想:这种集合问题的最值求解通常从正面考虑会很复杂,此时可以从问题的反面考虑极端情况。要求满足条件的最多(少),只要求出满足互补条件的最少(多)量即可。
解题步骤:找出反向构造所求量(否命题)→求出各个单集合的互补元素个数→利用容斥原理求解反向构造量的极值→还原问题。
例:某班45人参加一次数学比赛,结果有35人答对了第一题,有27人答对了第二题,有41人答对了第三题,有38人答对了第四题,则这个班四道题都对的至少有多少人?
A.5人
【题目解析】
典型特征:总量为45人,单集合的个数分别为答对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的人数。
核心思想:如果从正面求解无从下手,于是从反面考虑,即求做错题目总和最多为多少人。
答题步骤:
一、反向构造,4道题没有全对的最多有多少人?
二、互补元素,答错第一题10人,答错第二题18人,答错第三题4人,答错第四题7人。
三、4道题没有全对的最大值,满足没有一个人同时答错两道题,错题人数最多=10+18+4+7=39人
四、还原问题,4道题都答对的学生至少有45-39=6人。答案选B。
(PS小延伸:总结四集合问题的正向求解最值问题)
今日思考:
【例3】共有100个人参加某公司的招聘考试,考试的内容共有5道题,1~5题分别有80人、92人、86人、78人和74人答对。答对3道和3道以上的人员能通过考试,请问至少有多少人能通过这次考试?(
)
A.30
每道题答错的人数分别为:20、8、14、22、26,总共答错的题目数量为90人。
为使通过考试的人最少,则不通过考试题目最多,此时答错3道题没有交集,答错3道题目的人数为90/3=30人。
所以至少通过考试的人数为100-30=70人,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