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家园 |
——写于2022年6月20日

6月19日是父亲节,不知不觉地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始终铭刻在我的心中。一般说,不少家庭都是严父慈母,我们家是慈父慈母,对我严格要求的是祖母。父母对我从不打骂,重话也从不说一句。有了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我。我从小享受着现在独生子女的待遇。父亲对我的教育使我终身难忘,细想起来还真是不少。
我从小就练毛笔字,这与父亲的教诲有关。他认为“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一定要写好。他自己就写得一手好字。父亲的重视,也提高了我对写字重要性的认识。学生时代,我的毛笔字经常上墙展览,这也有父亲的一份功劳。家长们的分工,估计父亲是分工管我的学习的。他平时并不过问我的学习,关键时刻帮我一把,起了重要作用。小学五年级时,我们学校组织到虹口公园秋游。回来后我就写了游记,父亲看了我的作文,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特别是关于鲁迅,父亲是个鲁迅迷,对鲁迅的议论十分精辟。结果作文交上去,得到了老师表扬,并送到校外展览。大大增强了我写好作文的决心和信心。
父母每月都给我零化钱。我平时很节俭,买学习参考书却很舍得化钱。小时候我买的《算得快》、《作文讲评》等校外参考书得到父母亲的大力支持,你们经常给我增长零用钱。我考试成绩优秀,经常从你们那里获得奖金。父亲在外滩办公大楼工作兼管单位的图书,常常为单位购买大量的新书,我一方面帮他贴标签,一方面开始大量的阅读。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囫囵吞枣地开始阅读长篇小说。养成快速阅读、爱惜图书的好习惯。既增长知识,又拓宽眼界,对学习信心满满。
父亲从小学过武术,会舞剑。有段时间我看武侠小说入了迷,请父亲教我武术。好说歹说,他才教了我持剑亮相一二个动作。他希望我学文不学武。在文的方面,父亲虽与化工材料打交道,但曾当过新闻记者、报社编辑,懂3门外语:英、日、俄。可他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教我。我的英日法语是从老师、从广播里学来的,俄语勉强认识33个字母和几个单词。父亲留下的俄文词典,我几乎用不着。他留下的一堆日语书有一本让我笑疼了肚子,用上海话标日语读音,让人忍俊不禁。父亲擅长做西餐,过年过节,或来客人了,会露一手。
父亲也有不良嗜好,烟酒都沾。他抽的是好烟,量不多,写文章时必抽烟。没有烟瘾。但不抽烟似乎又不行。父亲爱喝白酒,酒量好。好朋友来了,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我问父亲为什么这么能喝酒,他说,年青时在绍兴工作,那儿只有酒,口渴了,没有水没有茶,只能喝黄酒,时间一长,喝出了酒量。父亲很爱开玩笑,我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他爱唐代大诗人李杜“李白斗酒诗百篇”,不会是学李白吧。但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他应该不会骗我。可惜父亲刚满60岁就去突然去世了,刚到退的年龄,没有享到清福,没有看到我成家立业,没有看到下一代的出生,留下了诸多的遗憾。
父亲节怀念父亲,没有时间翻找他的照片,只记得他年青时风度翩翩,西装笔挺,很时髦。人到中年,微微发福,很有福相。人们都说我长得像父亲,特别像姑妈。一晃,我的年龄早已超过了当年的父亲。看着玻璃橱里琳瑯满目的名酒好酒,想起父亲快乐的样子,每当吃到美食,总感叹父亲没有享到我的福!我的父母双亲的事是怎么说也说不完哟。子欲孝,亲不待,只留下一腔的惆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