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美国群狼战术恶意做空中国

标签:
转载 |
分类: 金融证券保险 |
美国群狼战术恶意做空中国
破天荒第一次,新浪微博服务人员请我们写活跃市场的文章。
我一直在写这方面的文章好吧,问题是我写了文章没有用呀是吧。
2015年是国家相关机构让我写这类救市的文章,然后直接变成国家的政策,现在是新浪,而且不知道写了后有啥用没有。
那我就号号脉吧。这就像中医看病,号不准脉,啥用也没有。号准了脉,就好对症下药。
中国改革开放,最初是属于资本稀缺阶段。但那个时候中美相互走近,因此就有了中国资产到香港上市,吸引国际金融资本投资中国,分享中国成长的故事。然后从互联网时代起,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也就有了现在的中概股。
中概股背后,其实是美国金融资本退出的过程。当然,名头最响亮的是日本的孙正义。基本上前30年投资中国的外国金融资本,都挣老鼻子钱了。
因为需要退出,所以他们在最初给中国资产定价时要稍好一些。他们要退出,要退出就得高价嘛,所以在美国金融资本退出前,西方给中国资产的定价,还是要宽松一些。
所以,中概股中的风投(美国金融资本),还有特别是香港,它是国际金融资本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这是香港市场存在的意义。
中国最初因为没有资本市场,因此最初我们都是学西方的,唯西方马首是瞻,跟在美国背后亦步亦趋,就连人民币当初也是美元的影子货币,谈何其他。在金融市场上,跟国际接轨这是以前一直叫得很响亮的,也是真的这么做的。只是因为中国有些特殊的情况,才没有完全跟国际接轨。但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放弃了自己的标准,放弃了新中国指导思想中那些应该坚持的东西,特别是香港市场和中概股市场,我们将中国资产的定价权完全放弃,中国资产怎么在香港定价,那是外国金融资本的事情。中国只管老老实实地拿了钱就走,然后给国际金融资本每年分红,年年做个好学生;然后我们相信国际金融资本会给中国资产一个合理的价格。我们天然地认为市场的尺度是一致的,西方金融资本会拿一把尺子来量全球所有的金融资产。其实大谬。
事实并非如此。在全球资产定价方面,西方是典型的二元定价,是典型的双标。他们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定价权,把自己的资产定得高高的,把对手的资产定得低低的。这样的例子,如我前期讲到的建行港股与汇丰银行、招行港股,美国银行与工行港股,这都是铁证。
为了更说明问题,我们来简单地比较一下招行和伯克希尔哈撒维,就是巴菲特的公司,比较下这两家公司的成长性与定位。
下表是招行和伯克希尔哈撒维的股东净利润,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招行的单位是亿元人民币,伯克希尔是亿美元。第二,2023年的数据,招行是第一季度的,伯克希尔是上半年的。
股东净利润 |
招行 |
伯克希尔哈撒维 |
2002年 |
17.34 |
|
2003年 |
22.3 |
|
2004年 |
31.44 |
|
2005年 |
37.87 |
|
2006年 |
67.94 |
110.15 |
2007年 |
152.43 |
132.13 |
2008年 |
210.77 |
49.94 |
2009年 |
182.35 |
80.55 |
2010年 |
257.69 |
129.67 |
2011年 |
361.29 |
102.54 |
2012年 |
452.68 |
148.24 |
2013年 |
517.43 |
194.76 |
2014年 |
559.11 |
198.72 |
2015年 |
576.96 |
240.83 |
2016年 |
620.81 |
240.74 |
2017年 |
701.5 |
449.4 |
2018年 |
805.6 |
40.21 |
2019年 |
928.67 |
814.17 |
2020年 |
973.42 |
425.21 |
2021年 |
1199.22 |
897.95 |
2022年 |
1380.12 |
-228.19 |
2023年 |
388.39 |
714.16 |
我们试比较它们的成长性:
经过严格的数学计算,招行从2002年以来,到2022年,股东净利润增长了79.59倍,年复合增速24.46%;从2006年算起,到2022年,招行业绩增长了20.31倍,年复合增速20.71%。
伯克希尔从2006年到2021年,业绩增长了8.15倍 ,年复合增速15.01%。跟当初我们计算的建行差不多。
这是图,它没有考虑汇率,就是去掉单位,直接将股东净利润数据做出来的。从图中和表中可以看出,招行的盈利稳定性远好于伯克希尔。这么多年中,招行只有2009年股东净利润才有小幅的下滑,从210.77亿减少到182.35亿元;其他年份都是增长的;今年的数据特殊,只用了一个季度的业绩。而从盈利的稳定性来看,伯克希尔远低于招行,16年中,它有6年盈利下滑,大的下滑有4年,小的小滑也有2年。
也就是,从成长性的维度来看,招行远远好于伯克希尔哈撒维。招行是年复合增长24.46%,20.31%,哈撒维才只有15.01%。从盈利的稳定性来看,招行也远好于哈撒维。尽管近些年招行的增速因为体量太大有所下滑,但招行依然还是很好的公司。
再看招行港股的定位,2006年上市,上市第一天的收盘价为10.74港元,假如投资人以这个价格买入,到2022年底向后复权的收盘价为79.229港元,股价增长了79.229/10.74=7.38倍,这还是系统自动将分红等计入的情况。同期招行股东净利润增长了20.31倍。
即使投资人在历史最高价121.244港元卖出,收益也只有11.29倍。
招行港股现在的动态市盈率为4.39倍,市净率0.73倍。
2009年哈撒维最低70050美元,今年最高556117,基本上接近8倍。
伯克希尔现在的股价537496.7元,市盈率8.98倍,市净率1.44倍。定位是招行的两倍。
去年哈撒维亏损200多亿美元,从头年的近900亿美元到亏损228亿美元,股价从544389跌到393012.25美元,跌幅才27.81%。招行最高点是2021年,去年业绩增长了15.08%,今年一季度增长7.82%,然后招行港股从最高121.244跌到最低50.522港元,跌幅58.33%。如果招行按哈撒维的亏损幅度,将亏损350.72亿人民币,如果是这种结果,招行港股会跌到什么价格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个结果?
谈三点:
第一点,不要指望美国金融机构给中国资产公平定价,在美国,当他们没有退出前,还有可能稍稍公平。因为他们要退出嘛,所以会给个也许比较合理的价格。但到了香港,这个价格就不会合理了。招行港股、建行港股、工行港股20来年的历史,早已经证明了这点。
第二, 这三年,美国金融资本布局了三年,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我早就讲了,割中国的韮菜,怎么割,打到一个惊人的低位去。所以,他们会利用手中的定价权,包括评级的权利,持续地打压中国资产的价格,不把你打崩,他们不会轻易罢手。
第三,这三年,美国金融机构是和政府(比如这次拜登要求美国金融资本退出对中国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的投资,就是再次吹响做空中国的号角),同时,评级机构和投行高盛大摩等会发出做空中国的信号,比如这次的高点,8月4日,中国四部委开新闻发布会,想要做多中国,搞活中国资本市场,结果大摩一个抛售的做空信号,恒生指数就从19857跌到17900,跌了1957点, 接近10%,并带动A一起跌。招行就是港股拉着A股跌的。2021年招行最高61.06元,去年最低31.22元,还没有跌一半,但港股跌了58.33%。这些时也一样,港股创新低了,跌破平台,但A股还没有,一样港股拖着A股走。
有了美国政府、评级机构和中介机构做空信号,金融资本就一起做空。像中国金龙指数,这些时从7711跌到6766,跌了945点,超过12.26%。这样长期下跌,特别是2021年来三年的下眣,会导致外国以投资为主的普通金融机构亏损,一亏损他们就会撤离,基金清算,这就会导致国外投资资金的不足。下跌时间越长,越会形成恶性循环。前几天,我就看到有好几家外国投资机构在A股亏损并清算的消息。
一句话,恶意做空中国的事件正在发生,这是正在进行时。战术是群狼战术。它是美国金融资本主导的,美国政府在背后支持的,服从于美国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