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行,读世界

标签:
杂谈 |
记得我们去趵突泉的路上,偶遇路人甲,向他打听趵突泉,那人说,就那么三股水,有什么好看的。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也许路人甲是老济南,看趵突泉无数遍,没有什么稀罕,也许他只是看了趵突泉的表象,而没有真正读懂趵突泉。
去旅行,看山看水看世界,比看山看水看世界更重要的是,读山读水读世界。儿子媳妇去以色列旅行,前两天通过微信发回一组照片,粗看上去这些照片拍的只是残垣断壁,一堆砖石,真是寡淡无味。后来读了他的文字,才知道,凯撒利亚即“凯撒之城”是两千年前,希律王为讨好罗马帝国皇帝凯撒而修建的一座城,后因地震建筑崩塌沉海而消失于历史中。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废墟而已,譬如古码头、十字军城堡、、圆形剧场、罗马式高架输水渠、古城墙等等。在现场他们还看到
有专门的人员在修复重建,并打趣道,“说不定过两年,就是以色列的一个五A级景区了”。
http://s11/mw690/006e2hlMzy7cJACPp7Yda&690
http://s12/mw690/006e2hlMzy7cJACSJnBdb&690
http://s1/mw690/006e2hlMzy7cJZc3rTG30&690
http://s7/mw690/006e2hlMzy7cJZcc3cy16&690
http://s10/mw690/006e2hlMzy7cJZcjsCJ99&690
http://s14/mw690/006e2hlMzy7cJZeLDIx6d&690
放在历史的背景中,这些石头砖块,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2000年前的“凯撒之城”,见证当时凯撒大帝的辉煌和荣耀。这些两千年前的遗存,再也不是普通的残垣断壁,而是灵动的,可以对话,可以交流,有生命的意义的。
拿撒勒原本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却因耶稣基督而声名鹊起,成为不少基督徒心中的圣地。圣母玛利亚由圣灵感孕,耶稣诞生并在那里长大。为纪念天使珈百利向玛利亚报告怀孕的喜讯,人们就在报喜岩洞之上建起了报喜堂。
http://s2/mw690/006e2hlMzy7cK0X7gRz31&690
http://s12/mw690/006e2hlMzy7cK0Xb3ILbb&690
http://s4/mw690/006e2hlMzy7cK0Xgkmf63&690
报喜堂两旁的墙壁上有许多巨大的壁画,均以耶稣降生为主题。画法各异,有传统的,有抽象的,但都色彩瑰丽,美不胜收。这些壁画是各国教会敬赠的,体现各国的乡土色彩与对神学的诠释。大中华的圣母玛利亚,看上去想像不像嫦娥?
http://s13/mw690/006e2hlMzy7cK1QzI5u8c&690
http://s6/mw690/006e2hlMzy7cK1QEdY925&690
http://s2/mw690/006e2hlMzy7cK1QHx4Z01&690
http://s12/mw690/006e2hlMzy7cK1XxHHd2b&690
http://s7/mw690/006e2hlMzy7cK1XC70a06&690
http://s3/mw690/006e2hlMzy7cK2f3veG22&690
一样的景色,不同的解读,旅行者的感受是不同的。读山读水读世界更能让旅行者深入理解所见所闻,进而融入所看到的山水和世界,敬畏自然,开扩胸怀,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旅游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