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2017-07-09 21:09:37)
标签:

杂谈

曲阜,儒学桑梓之地,中华礼仪之邦,人称“圣城”。曲阜的“三孔”名扬四海,即孔庙(至圣庙)、孔府(至圣府)和孔林(至圣林)。

 



http://s5/mw690/006e2hlMzy7cvqI4utmb4&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说明:此图片来自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1993年,跟着学院的院长去河南开封中原油田讲学,结束后本来要到曲阜祭拜教师的祖师爷——孔子,无奈与院长后续活动冲突,不能成行。这些年来,心一直走在去曲阜的路上

 

 

 

众所周知,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历史上有12位皇帝亲临曲阜孔庙祭祀孔子。孔庙建于公元前478年,其建筑规格和精美程度堪比北京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首先映日眼帘的是是他那高大的万仞宫墙。三轮车车夫给我们讲了万仞宫墙的故事,深感这里的人,言出则儒学,行为守孔道

 

 

http://s14/mw690/006e2hlMzy7cvuryOOVbd&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孔庙内,宫廷殿宇,历代石刻,碑刻,目不暇接。虽然不太懂这些历史遗存,但历史的厚重感常常使我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下面这座石碑立于1468年,是明朝宪宗重修孔庙时立的碑。文革时期遭到毁坏,修补的裂痕如地震在大地上留下的裂口。人祸比天灾更为可怕,伤口更加不易愈合。

 

 http://s14/mw690/006e2hlMzy7cvxtgji59d&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诗礼堂位于孔庙东路的第一个院落内,是孔子故居的纪念性标志建筑。孔子曾教育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

 

 

http://s4/mw690/006e2hlMzy7cvLdMaAj23&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过了大成门,我们看到了一座亭台名为杏坛,是孔子讲学的地方,亭内有乾隆帝御笔的“杏坛赞”。由于光线较暗,照片拍得不是很清楚,因此借用网络图片。

 

http://s12/mw690/006e2hlMzy7cvOjksWvab&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在殿宇的包围中,拍张照留念,好像身在皇宫一般。

http://s3/mw690/006e2hlMzy7cvyfPCdYd2&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我们随人流走着走着,忽然感觉前面热闹起来。原来我们到了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是孔庙的名片。大成殿香火旺盛,很多人在祭拜孔子,虔诚地作揖,虔诚的地跪拜,虔诚地烧香。这些善男信女为什么

祭拜孔子呢?为福、为禄、为寿、为喜、为财,还是为做人?不得而知,想起以前和朋友谈论过,中、西方信仰问题,有人说:西方人到神父那里是忏悔,是请求原谅;而中国人焚香祭拜,则为了“贿赂”,让自己得到好处。信仰的真谛是什么?随着袅袅青烟,我的思绪飘上了天空。

 

 

http://s16/mw690/006e2hlMzy7cvyxQo4T7f&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http://s14/mw690/006e2hlMzy7cvyxWjSd2d&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再走上几个台阶,一条横幅跃然眼前,得知大成殿前即将有一场隆重的祭孔活动,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祭祀。开始时,穿着汉服的人领着一位中年男子缓缓走上来,献花篮后退回,又随着一群人再次走上来。他们穿着统一汉服,头戴峨冠,排着队,手持红纸,上面写着孔子语录。站定后,领诵者站在麦克风前,一句句领诵孔子语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礼之用,和为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与人,等等。声音整齐浑厚洪亮,响彻整个大成殿的上空,震撼人心。现场气氛庄严肃穆,没有人大声喧哗,参与者、旁观者都在心里默默领会圣贤的教诲。

 

http://s8/mw690/006e2hlMzy7cvDA6klN87&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http://s5/mw690/006e2hlMzy7cvDAaLyY04&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http://s8/mw690/006e2hlMzy7cvyVpRHxa7&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http://s16/mw690/006e2hlMzy7cvyVuKonbf&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http://s13/mw690/006e2hlMzy7cvyVC5Ridc&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大成殿的后院供奉着孔子夫人亓官氏,她是宋国人,六十多岁去世。圣迹殿内侧,有记载孔子事迹的石刻连环画。关于他与孔子的关系说法不一。

到了大成殿的东路,我们看见了朱红色鲁壁。据说秦始皇在焚书坑儒时,孔子后人将孔子书简藏于壁内,汉武帝时期在此发现了‘孝经’、‘论语’等竹简。鲁壁把孔子的重要著作保存下来,后人得以学习和践行。从这个意义上说称鲁壁为中华第一壁,也不为过。

http://s3/mw690/006e2hlMzy7cvDrQGDo22&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走出孔庙,我们来到了孔府。

 

孔府是孔子嫡系长孙历代衍圣公的官衙住宅。孔府的建筑具有北方建筑的风格,青砖瓦房,浑厚朴实,耐用。


 

http://s13/mw690/006e2hlMzy7cvQgSide0c&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孔府的后花园有一颗四百多年的柏树,一树生五枝,中间生一株槐树,被称为“五柏抱槐”,是一奇景。

 

http://s8/mw690/006e2hlMzy7cvSoHxDp37&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http://s1/mw690/006e2hlMzy7cvR7fSnua0&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我们在孔府的后花园观看了由专业演员演出的鲁戏,虽然我一句也听不懂,我还是坚持看完,一是,歇歇脚,二是,演出的确不错,服装道具,演员的一招一式颇见功底。



http://s14/mw690/006e2hlMzy7cvRQ3xkVdd&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孔林离孔府有一段路程,我们叫了辆三轮车,把我们送到孔林门口。 

 

http://s8/mw690/006e2hlMzy7cvSltN4P57&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孔林是世界上延时最久的家庭墓地,埋着孔子及其家族。孔林特别大,各式墓碑林立,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如果一人步行,真的会很害怕。我们乘坐景区观光车,在孔子墓下车。参观了孔子、孔鲤、孔及祖孙三代的墓。

 

 

 

http://s5/mw690/006e2hlMzy7cvU6y7m484&690——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TITLE="曲阜,儒学桑梓之地 ——放慢脚步,品赏不一样的风情(4)" />

伫立于孔子墓前,心中默默祈祷,愿这位万世师表保佑我中华,世风日上,人心向善,云蒸霞蔚,立足世界。

 

说明:除说明照片来源的,其它均为手机随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