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2022-04-07 10:42:15)分类: 《沉浸体验》课题资料 |
蓝田县教育教学科研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 |
“沉浸·体验”视阈下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 |
||
负 责 人 |
柳志玲 |
成 |
杨丹丹 王媛媛 |
负责人单位 |
蓝田县第三(恒大)幼儿园 |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我们课题组计划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多种平台条件下对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资料的有效整合研究,第二阶段为行动研究下的制定“沉浸·体验”视阈下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案与三轮主题活动的开展实施,第三阶段为基于OBE理念下的主题活动反思与综合评价阶段研究。在第一阶段中我们通过各类研究资料的学习,及邀请县教研员进行培训等,掌握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因而我们大约用了一个学期的实践就转入第二阶段,现在正准备进入第三阶段的研究。这三个阶段并非实截然分开的,知识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我们现在主要开展的是基于OBE理念下的活动评价研究,但同时也关注三轮主题活动开展后有效性的进一步发展情况。 一、研究内容的完成情况 1.大班教师沉浸体验式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水平。 2.本研究从“沉浸·体验”视阈出发,有效整合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策略体系。 二、实现的研究目标 1.主题活动效果明显提高。 主题活动中教师能主动把“沉浸·体验”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作为参考思路与设计方向,将体验式手段应用于活动的各环节,使各种活动资源、各个活动要素贺活动环节相互协调,产生综合效应,从而提高主题活动开展效果,提升园所保教质量。在“沉浸·体验”视阈下,大班教师都能自觉推进体验式与活动整合的实施力度,并在主题活动过程中积极运用多样化、体验式、生成性活动原则,行成了双向交流活动方式,为幼儿改变被动的学习地位,积极主动地参加到主题活动中去,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等提供了所必须的活动环境与学习资源。在活动进程中,研究教师充分尊重了学习过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创造尊重、平等、合作的新型师幼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和积极的个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幼儿的兴趣、爱好,孩子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通过教师对大班本研究实施前与实施后所作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调查表明,大班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都比前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在各类学习中主动性、探索性有较明显的提高.
2. 通过进行有效整合的研究,参加实验的教师每次活动最少设计两个以上的子活动方案,并经常使用多种资源进行活动,并分层进行班级、年级组、园级主题活动方案研讨,促使老师在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规范化、有效性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一直渗透“沉浸·体验”的新活动理念,并根据课题成员大部分是教学骨干的特点,经常对其他年纪教师进行辅导,使教师的组织实施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园级精品主题案例活动中,大班教师的设计与开展情况汇报深受好评。并有一位老师的主题案例《毕业倒计时》获西安市幼儿园精品主题案例二等奖。 3.设计出一批优秀活动方案及教案,产生一批优秀幼儿作品。 |
||
存在困难 |
1.教师不同层次的设计与实施水平,直接影响主题活动的实施效果。具体影响因素有: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教龄下的组织经验、学习新知识新理念能力、配合研究的主动性等。 2.幼儿的个性化差异会影响主题活动效果。幼儿是否勇敢、主动、积极地表达与展示自己的活动经验,是否有多方式清晰表达的能力等。 3.本课题在经过一系列实践研究后,得到一些直接经验,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有待第三阶段整合。 |
||
解决思路 |
进一步研究的打算。 1.教师是园所活动开展的主体,教师队伍的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科学保教活动的质量和主题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建立一只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是“沉浸·体验”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有效应用的关键。所以我们打算还要对教师定期思想观念、设计水平和综合应用等方面的培训。 2.幼儿也是主题活动的主体,幼儿不但可以按自己的学习方式组织活动资源,也通过研究活动将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成果展示在活动中,成为宝贵的学习过程资源。这些正是主题活动资源的重要来源.通过评比、交流、展示,使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召开“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学研讨会,推选优秀主题案例,分析、整理研究资料,进一步《“沉浸·体验”视阈下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的课题研究经验,从而将园所科学保教向纵深推进。 4.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与整理,指导课题组成员写好阶段工作小结。 5.做好汇报资料,力争向县级教研室汇报高质量高水平研究成果。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