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乡故事】快板诗歌来助力,诗词故事更新奇(02)

标签:
肥城市诗词学会文化学习 |
分类: 文史园地 |
【桃乡故事】
快板诗歌来助力,诗词故事更新奇(02)

按语: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喜迎二十大”,肥城市诗词学会广大会员响应学会号召,助力“肥乐宣”。为讲述肥城故事、传播正能量,积极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其中有诗词、诗歌、曲艺、故事等,现对部分作品予以展示!
2022年5月14日,是周六,这是个普通的日子,是工作人员正常双休的日子,但对于王庄镇文广站站长姜凤梅来说,这却是一个忙碌的日子。
今天,肥城市诗词学会要来王庄镇采风,她可不想错过这个推介宣传王庄文化的好机会。于是,应该休息的她,早早地吃过早饭,就开车到达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陶南山馆(眉园),等候诗词学会的诗人们。八点多,诗词学会的会员们到达,随行的还有肥城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陶南山馆修复负责人王新华,领导专家亲自到来义务讲解文化,这让姜主任非常高兴,专家的介绍肯定高超、独到,。王馆长详细讲解了藏书胜地陶南山馆的前世今生,及发现和修复的过程;随着老师们的参观路线,王馆长随时讲解了山馆每一进院落的布局,每一间房屋的功用,及砖、石、柱、檐等细微处的艺术特点及包含的传统文化因素。在老师们休息的间隙,姜主任给大家分发瓶装纯净水,并且积极向老师们宣传“肥乐宣”活动,发动诗词学会的才子们,以各种文艺形式宣传颂扬王庄文化。跑前跑后,老师们在树荫里休憩,姜主任带笑的脸上已是汗水涔涔了。
参观完陶南山馆后,姜主任又带领老师们参观了花园村的历史文化建筑——杨氏宗祠,并邀请花园村书记参与到杨氏宗祠的介绍中来。
参观完花园村的历史文化建筑后,姜主任又马不停蹄地带领大家去东孔村孔庄粉皮厂参观。“孔庄粉皮”是肥城的著名特产,是王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粉皮厂,姜主任邀请粉皮厂的厂长亲自向老师们介绍粉皮的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并详细说明了粉皮的营养价值、食用方法。姜主任最后又详细介绍了“孔庄粉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脉络。老师们了解了“孔庄粉皮”的知识,并亲眼看到了纯手工粉皮的制作过程,都当场积极购买,想回家立即品尝美味佳珍。临走时,老师们手里都提着大包小包的粉皮了。粉皮厂里的老板心满意足,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从孔庄粉皮厂出来,姜主任又带领我们走进了王庄镇的优秀企业——未来食品厂进行参观。食品厂厂长亲自带领老师们参观,并做了详细的介绍。老师们零距离了解了纯天然食用酱油、醋的制作过程。所到之处,处处弥漫着粮食发酵的浓香,让老师们乐心醉心。参观完,老师们纷纷要求购买,姜主任和厂领导协商购买事宜。
最后一站,是参观王场村樱桃园。姜主任提前给王场村致富带头人、村支部书记王洪来联系好提前等待,她开车带路,到达王场樱桃基地,王洪来书记早已在樱桃园基地等候。老师们下了车,漫山遍野的樱桃园立刻映入眼帘,樱桃正熟,红红的樱桃如颗颗玛瑙,闪亮在望不到边的树上,香气弥漫,醉了来采风的诗人们。王书记先讲述了该村经济发展的概况,并结合自己及本村的劳动实践,对樱桃的品种、种植、销售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老师们进入了樱桃园实地考察樱桃种植,半个多小时的零距离参观,让老师们眼界大开,不仅尝到了最新鲜的优质樱桃,还了解了樱桃的有关知识。参观过后,老师们要现场购买樱桃,这时已临中午,姜主任和王书记又协商购买事宜。
肥城市诗词学会外出采风学习,学会规定外面吃饭都是AA制,家常便饭,吃饱为原则。姜主任特地从家里带来了好酒,并以AA制的方式加入到中午的就餐中。你可别以为姜主任没啥事可以在外面潇洒地吃闲饭,好不容易过个双休,孩子正在读高中,家里还有一大堆事等着她,她其实很忙。但采风完了,她还要借着吃饭的时间,再和老师们深入地交流,更加详细深入介绍王庄的方方面面,并尽力让老师们都加入到宣传王庄文化的活动中。
采风参观一路快乐,中午就餐的气氛继续着参观的愉悦和融洽。借着吃饭的时间,姜主任进一步介绍王庄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工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情况,让老师们全面充分了解了大美王庄,并借敬酒之际,一再和老师们沟通,请老师们加入到“讲好王庄的故事”活动中来。当老师们纷纷表态,一定为大美王庄的文化宣传做一份贡献时,姜主任激动地端起酒杯时,说:‘‘大家都来为我们王庄文化捧场,我再一次说声‘谢谢’!老师们边吃饭边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当场就确定下讲故事的形式,有诗词、快板、三句半、歌词、故事等等,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刚吃完饭,樱桃就送来了。接着又顺路到未来食品厂,优质的纯粮食酱油醋,纷纷搬到了车上。姜主任和老师们一块打道回府。学会的老师们采风结束。但姜主任回家可捞不着休息,一是忙给各位师提供出素材,二是他筹备写一篇讲好王庄文化故事——眉园雅韵王庄行报道。
说起姜主任和肥城市诗词学会的渊源,很简单,学会杨会长是她对象的族家叔,学会的很多老师都是王庄人,去年王庄镇还搞了“首届眉园杯”诗歌大赛,诗词学会全程参与,都是姜主任在操劳,再加上学会多次到王庄采风,姜主任总是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和服务,因此和学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诗词学会到王庄来采风,姜主任求之不得。姜主任心里想的是文化工作,嘴里念的是文化工作,姜主任对文化的执着、热爱、敬仰深深打动了我们。
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如何讲好本地的故事,需要动脑筋。姜主任周末这一天,比平时工作还忙还累,她说只要能把王庄的故事讲好,她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她说,文化工作是培根铸魂、润泽心灵的工程,也是一个播种与收获不在一个季节、甚至看不到收获的工程,做好文化工作需要有韧性,需要做得住“冷板凳”,更需要不辞劳苦,作为文化站站长、一名共产党员,为了王庄文化事业发展,不遗余力、倾注心血、再累也快乐!文化人,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