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创新古诗教学研究》案例分析

(2018-12-10 09:45:58)
标签:

教育

《小学语文创新古诗教学研究》案例分析

甘泉县第一小学课题组  周艳萍

古诗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我示范朗读,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的感悟解释诗句和题目的关系。刚入学的六、七岁的孩子,一切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还需要培训,对诗句的解释和很难理解,感悟诗词的意境更是十分困难,教学中出现很多难以引导的现象,还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培养。下面是发生在课堂中的案例:

案例一:

公开课《画》,以下是我的一个片断教学: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歌,也是一首谜语诗,我们来猜一猜,它的谜底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画

师:还有其他的谜底吗?

生:没有了,是画。

师:你们为什么认为谜底是画?你的根据是什么?

一部分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一部分学生呆住了,根据是什么,还从来没有想过。

师:别着急,先想一想,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生:书上画着一幅画,所以谜底是一幅画。

师:是啊,这首诗的谜底就是他的题目。还有什么根据?

生:……

师:你听,有水的声音吗?

生:没有,是画。

师:那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生:没有声音,应该读的轻声一点。

生齐读。

师:还有其他的理由吗?

生:没有

……

教师课堂案例二:

师: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不好?

生:(背诵《静夜思》)

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师:那么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呢?

生:是月亮。

课堂案例三:

导入:汹涌的长江水渐渐远去,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涨含情的西湖水。(课件出示西湖全景,淡去,呈现古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想一想诗的意思。

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饮”是饮酒的意思,题目的意思:诗人在西湖上饮酒,刚开始是晴天,后来下起雨来了。

“潋滟”的意思是“波光闪动的样子”。

西湖的水慢慢流动,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一闪一闪的,很美。 

指导策略:

一、背一背,检查积累导入,厚积古诗词底蕴,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课堂起始:“同学们,我们学会了很多古诗词,谁来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让大家分享”尽量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二、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出感情。出示自学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句,轻声读、默读、诵读等,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圈画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想象诗句描绘的意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体悟、情感升华的基础,这一环节很重要,需要时间长,老师要巡视指导、点拨,不可浅尝辄止,浮光掠影。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三、说一说,主要是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对诗意的理解、诗句的感受、学习方法等。“描写了哪些景物?”“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学习了这首诗,你想说些什么?想对作者说些什么?谈谈感受。”“请你小结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在熟读理解诗的基础上,学生汇报水到渠成。对于一些明理的诗词,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说说寓意、哲理、道理等。

四、画一画,读诗作画,更能直观表现诗句所描写的意境,同时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一句一景,有动有静,有远有近,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美丽画卷。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教师在教学时,激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抓住这些特征用简笔画勾勒,涂抹上色彩,把画好的图画粘贴在黑板一边,呈现欣赏,诗画结合,吟诵诗句,陶醉其间,其乐融融。一些写景的精美诗词,都可以引导有特长、感兴趣的学生作画,如《望庐山瀑布》、《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游园不值》、《山行》等。

五、演一演,许多古诗所描写的叙事场面,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通过表演再现当时情景,更好地感受诗文意境,加深理解,留下深刻印象。如《黄鹤楼送别》教学最后,安排学生表演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感人场面,学生充满激情,表演投入,言行举止,惟妙惟肖,博得阵阵掌声,我由衷赞叹:不愧是大诗人、大文豪啊!还有一些诗词在教学后,还可以拓展延伸,教学生唱一唱,这样才能有效地依托文本,更好地“用教材教”,体现大语文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