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创新古诗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18-07-11 12:21:31)
标签:

教育


一、选题背景


学习古诗词,是小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也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养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学工作者的重视。然而,有人说,社会发展的如此之快,现在是信息科技时代,那些老古董的内容,早应该被历史舞台淘汰了,现在的小学生几乎人人都会玩电脑,学习那么多的古诗词以后走上社会,简直一无是处!其实不然,传统古诗词在目前小学生,古诗词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从小的方面讲,这些传统文化培养和熏陶,关系到一代人的命运,从大的方面讲,这些传统文化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二、选题依据


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深刻的渗透着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情境教育等重要内容。而这些都是教育教学工作最终的目标。同时,古诗词教学也是我们学习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通过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现状的分析,借鉴有关专家学者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以及本人十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点滴感触,和对古诗词的钟爱,才确定了《小学语文创新古诗教学研究》这个课题。


三、实用价值

1、通过课题研究,让小学生接受中华古诗词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课题的实践与探索,提高教师的诗词文化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3、以新课标理念为标准,更新教育观念,丰富知识储备,开发课程资源,能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逐步具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


四、研究内容

   
1
、以诗人及其所处朝代为线索的专题性学习活动


我所任教的是五年级,我认为如果要很有系统性的话,需要按诗人所处的年代来分效果会更好。例如初唐时期有沈佺期、宋之问和文章四有,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李白的诗,气势雄放,想象丰富,风格飘逸,多侧面,多层次的反应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心理。杜甫的诗则是动乱时代的史诗,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一派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判时政的政治讽喻诗,风格舒徐坦易。而晚唐时期,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在诗歌艺术上有独特的贡献,其声情流美,翰藻醴郁,但伤时忧国,哀怨深沉,有种没落感。这样也让我们对历史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回顾,学生的学习的横向和纵向都会有所提高。

2、按题材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


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故事题材来对比,并进行探讨和交流感受来学习古诗词,可以更清楚诗词背景及内容等方面的知识。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得坚定信念。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既有真实摹写,又有浪漫想象,意象鲜明,意境独特,再现了瑰丽的自然风光。

3、有关古诗词故事搜集和整理活动


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渗入,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不知不觉便学到了许多诗词知识,背会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五、研究方法

   
1
、理论研究法:学习相关的论著,积累理论知识,开阔视野,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2
、实验研究法:以所带班级作为实验班级。

3、个案分析法:一方面针对实验班中比较突出的现象加以分析并与其他班级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经验以便推广;另一方面,对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个别研究分析,从而发现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的有效方法。


六、课题研究措施:

1.故事搜集,整理分类。

2.专题研究,对比分析

3.实践探讨,总结推广。


七、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8年3月15日至2018年4月30日)


设计研究方案,搜集资料,调查学情。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


根据研究方案,展开深入而持久的研究活动,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适当修改自己的研究方案,使之趋向完善。组织同年级教师对实验班的活动进行听课和调查,组织总结交流,并认真记好研究笔记。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8年1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

撰写结题总结、推广经验;积累研究资料,进行理论分析,撰写结题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