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刘淑君
(2016-07-02 13:09:18)
标签: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
分类: 精品课程 |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认识平角、周角。(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2~23页“旋转与角”)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教材从旋转入手,是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与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平移、旋转之后进行教学的。因此,我让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活动角,使学生在操作中体会,旋转的过程中角的变化,然后引出平角和直角。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通过教学活动,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4、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体验到数学美极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形成过程。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1、谈话导课。同学们,今天,刘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旋转与角》
2、 观察钟面上运动着的角,复习直角、锐角、钝角的概念。
(1)复习直角的概念
课件出示:先出示钟面3点钟,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再出示直角图形,最后出示直角的概念。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实物钟面模型引发学生发现除了静态的角以外,还有不断旋转变化的角,即动态的角。)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操作活动,弄清楚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开口或张口有关系。
2、通过摆一个比直角更大的角吗?引出平角、周角的概念。
师:同学们看明白他是怎样旋转的吗?你们自己再转转看,又有什么发现呢?
发现1、两张纸条站在了同一条直线上,形成了一个新的角,起名平角。
发现2、两张纸条重合在了一起,形成另一个新的角,起名周角。
3、探究平角概念、画法。
(1)认识平角的特征。
教师和学生一起观察活动角,逐步得到平角。
师:什么是平角?
生:齐读平角的概念。
师:总结平角的特征。1平角=180°,平角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直线上的2条射线。
生1:它的两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生2:它有一个顶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平角的特征)
(强调:有一个顶点,两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摆学过的锐角入手,在循序渐进的操作活动中发现平角,但教师不急于告知学生这样的角是平角,而是鼓励学生去怀疑“它是角吗?”,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角的已有经验去判断和讨论,最后肯定它是角,这样就使学生真正认识了平角,理解了平角的特征)
(2)画平角。
师:我们认识了平角,想学会怎样画平角吗?
(教师板演画平角,指出做上角的记号,从角的一条边出发画一条半圆形的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并标出旋转的方向。)
(学生练习画平角,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画角的方法。)
4、探究周角的概念、画法。
(1)继续演示多媒体课件。
师:(把刚刚旋转得到平角的活动角继续旋转)现在我们接着转。这个角比平角要怎样?(大)(旋转到两条边完全重合)那现在呢?它还是角吗?它是什么角?
(根据前面判断平角的经验,这时基本上学生都认同这是另一种角。学生说出名称后,教师说明,这是周角。板书:周角)
师:什么是周角?
生:齐读周角的概念,
师:总结周角的特征。1周角=360°,周角不是一条射线,而是两条射线重合在一起的图形。
师:怎么画?你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三、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给直角、锐角、平角、周角、钝角排排队,你会吗?
生:1周角
板书设计:
周角有一个顶点,两边完全重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