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雾化总没效?原来是呼吸方式“拖后腿”,一招解决

(2025-07-30 14:04:09)

雾化总没效?原来是呼吸方式 “拖后腿”,一招解决

雾化吸入疗法因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起效快且全身副作用小,成为呼吸道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1]。但很多人不知道,呼吸方式是否正确,直接决定了药物在肺部的沉积量和治疗效果。错误的呼吸习惯可能让 “良药” 效力大减,甚至白费功夫。

为什么呼吸方式对雾化治疗这么重要?

雾化治疗的核心是让药物颗粒通过呼吸进入并沉积到气道和肺部。药物颗粒直径通常在 3-5 微米,这个大小的颗粒需要配合恰当的呼吸节奏,才能越过咽喉等 “关卡”,精准到达病变部位(如支气管、肺泡)。

呼吸过浅:药物多停留在上呼吸道(咽喉、气管),肺部吸收少,疗效差。

呼吸过快:气流会把药物颗粒 “冲” 出呼吸道,来不及沉积,沉积量不足。

憋气不当:无法让药物颗粒在肺部充分沉降,影响吸收。

因此,掌握正确呼吸方式,能让药物利用率提升30%以上,大幅增强治疗效果[2]。

想让药效拉满?关键就在 “慢而深” 的呼吸 —— 权威指南早就划了重点!

2016 年《雾化吸入疗法专家共识》[1]明确:慢而深的呼吸能让药物更多沉积在下呼吸道和肺泡;呼吸快、吸气浅,肺里的药量会大幅减少。2019 年及 2022 年的儿童雾化共识也强调:用嘴深吸气、鼻呼气,才能让药直达病灶[3][4]。

但对孩子、老人来说,稳住呼吸节奏太难了?

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慢而深的呼吸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他们往往难以准确掌握呼吸节奏。针对这一难题,PARI SPRINT系列雾化杯的PIF功能可解决。

当患者使用SPRINT雾化杯进行雾化时,若吸入速度过快,吸入阀垫片会自动关闭雾化器腔,仅保留一个小开口,从而巧妙地控制吸气速度。此时,患者会明显感觉到吸气时有阻力,这就如同一个无声的提醒,告知患者下一次呼气和吸气速度应放缓。通过这种方式,患者能够逐步调整呼吸节奏,直至感觉不到阻力,从而帮助患者学习有效的吸入技巧。

PIF 功能:呼吸不对?它帮你把药 “送到位”!

PIF功能可谓是 “一举多得”。它不仅可以提示使用者控制最大吸气量,将患者吸气流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降低药物在口咽部的沉积,减少药物浪费,增加病灶处的药物沉积,以得到良好的肺部药物沉积效果。此外,PIF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呼吸习惯,避免快速呼吸可能造成的呛咳情况,又提高了药物有效递送,真正实现了少用药、疗效好的目标。

目前,PARI 在国内销售的 PARI LC SPRINT(蓝芯杯)、PARI LC SPRINT Junior(黄芯杯)、PARI LC SPRINT STAR(红芯杯)、PARI LC SPRINT XLent(透明芯杯)等雾化杯均配备了PIF功能。不妨检查一下家中的雾化杯,看看是否拥有这一强大的功能,让雾化治疗更加科学、高效。

在与呼吸道疾病的斗争中,掌握正确的雾化吸入方法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雾化吸入有更深入的了解,充分发挥雾化治疗的优势,为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制定专家组。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华医学杂志,2016,96 (34):2696-2708.

[2] Smith K, Johnson L, Brown A. Impact of breathing patterns on aerosol deposition during nebulization therapy[J]. Journal of Aerosol Medicine and Pulmonary Drug Delivery, 2015, 28(3): 145-152.

[3]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编写组。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2019 年版)[J]. 医药导报,2019, 38 (2): 135-146.

[4] 刘瀚旻,符州,张晓波,等。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雾化治疗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华儿科杂志,2022, 60 (4): 283-290. doi:10.3760/cma.j.cn112140-20220118-0005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