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罩内唇设计防伤眼?现场改造,带您了解雾化面罩密封的重要性

(2025-07-22 14:25:44)

面罩内唇设计防伤眼?现场改造,带您了解雾化面罩密封的重要性

以为雾化治疗只要把药 “喷进去” 就万事大吉?大错特错!你随手拿起的雾化面罩,可能正在悄悄毁掉治疗效果 —— 让一半药物白白浪费,甚至把孩子的眼睛推向危险边缘!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临床数据和真实案例都在敲响警钟:面罩密封性,才是雾化治疗的隐形 “胜负手”。那么,小小的密封性究竟如何影响治疗全程?接下来就为你层层拆解。

PARI 面罩:密封性优势的典范

在众多雾化面罩中,PARI 面罩凭借其出色的设计和品质,在密封性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以 儿童软面罩为例,其内侧边缘独特的蓝色软边内唇设计(如下图所示),实现了贴合与舒适的融合。这一设计能够让面罩与孩子的面部紧密贴合,填补空隙,面罩的密封性大大提升,减少药雾外漏,降低了药物对眼睛损伤或面部引发过敏的风险,同时提高药物利用率。

普通的面罩(如下方右图)没有这样的内唇设计,在使用时与面部贴合度较差,容易出现缝隙。而 PARI 儿童软面罩(如下方左图)有内唇设计,能更好地贴合面部。

在雾化过程中,不少人会遇到面罩密封不佳导致药雾从边缘溢出的情况,为直观展示 PARI 雾化面罩内唇的作用,我们做了一组对比实验 —— 将其中一个面罩的内唇剪掉,从对比图中可以清晰看到:

l 左侧保留内唇的面罩与面部贴合紧密,上方几乎没有药雾溢出,这一设计不仅提高了药物效果,还能避免药雾直接接触眼部,降低对眼睛的潜在刺激或损伤风险;

l 右侧剪掉内唇的面罩则因失去内唇的密封支撑,与面部贴合度明显下降,上方出现清晰可见的缝隙,导致大量药雾从中溢出。

由此可见,PARI 雾化面罩的内唇是保障密封性能的关键设计,能有效减少药雾外溢。

密封性与药物沉积率:治疗效果的关键

面罩的密封性直接关系到药物的沉积率。研究表明[1]:“选择密闭性较好的面罩可减少药物对面部及眼睛的刺激并增加气溶胶的输送量”。当面罩与面部紧密贴合,能够有效减少药雾外漏,使更多药物通过呼吸道进入病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国外也有相关的研究表明[2]:

当面罩紧贴脸部,距离为0cm时,药物吸入量达到最高值;

当面罩不贴脸,距离有1cm时,药物吸入量比紧贴脸部减少了60% ;

而当面罩离脸部距离有2cm时,减少了85%,这时药物的吸入量微乎其微。

此外,还有一项研究表明[3]:密封性良好的面罩可使药物在肺部的沉积率提升30% - 50%,相比之下,密封性差的面罩会导致大量药物浪费,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密封性与眼睛安全:不容忽视的风险

除了影响治疗效果,面罩密封性还与患者的眼部安全息息相关。许多雾化药物的说明书中都明确标注了对眼睛的不良影响。

例如:布地奈德混悬液的说明书中提到,药物不慎接触眼睛可能会引起眼部刺激、瘙痒、红肿等症状,长期接触甚至可能导致眼部感染、青光眼等严重问题[4]。

当面罩密封性不佳时,药雾容易外溢,接触到眼睛的概率大大增加,对患者的眼部健康构成威胁。因此,良好的密封性能够有效降低药物对眼睛的刺激风险,保护患者的眼部安全。

密封性与舒适性:提升治疗体验及配合度
除了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柔软贴合的雾化面罩在保障良好密封性的同时,亦能提升治疗体验与婴幼儿的配合度。它可缓解孩子治疗中的不适感,从根本上减轻其对雾化治疗的抵触情绪,使其更愿意配合全程治疗。这不仅避免了因哭闹挣扎导致的治疗中断,更能让孩子在平稳状态下确保药物有效吸入,让每一次治疗都更高效、更省心。

综上所述,在雾化吸入治疗中,面罩的密封性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治疗效果,还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选择像PARI儿童面罩这样具有良好密封性的产品,能够为患者带来更高效、安全、舒适的治疗体验。

温馨提示,PARI的儿童面罩可与LC SPRINT系列和LC PLUS系列雾化杯完美搭配使用!

 

文献引用: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雾化治疗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J.中华儿科杂志,2022, 60 (4): 265-276.

[2] Everard ML, Clark AR, Milner AD. Influence of face mask design on the delivery of nebulized drugs to infants.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1992, 67(5): 586-591.

[3]Fink JB. Aerosol deposition in the respiratory tract: what the clinician needs to know. Respiratory Care, 2009, 54(5): 613-623.

[4] 布地奈德混悬液药物说明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