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玲专栏】《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散文教学)(原创)

(2019-03-14 20:00:00)
标签:

365

昆明的雨

散文

分类: 主持人专栏

【杨玲专栏】《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散文教学)(原创)

                    昆明的雨

西安爱知中学  杨玲

备课时间:1130日(星期

学科

语文

班级

初二24

主备人

杨玲

审核人

 

课题

《昆明的雨》

课型

阅读课

2

 课时

教材

分析

《昆明的雨》一文是自读课文,教材说明指出“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能力”,这就是说自读课文是对教读课文中所学能力的运用和巩固,也是对其的承旧和拓新,引导学生将已有散文学习经验深化,理性化,开拓视野,感受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而本文正是一篇很有韵味的写景抒情散文,是汪氏散文的代表,将日常生活趣味化、诗意化此其特点一,文白相间、标点活用此其特点二。就这两点,足够师生咂摸一节课!而这两点又相辅相成。

结合以前教读汪曾祺文章的体会,学生很喜欢汪氏散文的风格,品读一文尤嫌不足,于是课下师生共读了汪曾祺散文集《草木春秋》,后期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很多学生模仿汪氏语言有模有样,而教材的编写说明中提出要建设“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即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就是说,我们的阅读教学可以由一篇到一类,甚至一个流派。因而,希望通过《昆明的雨》 一文,拓展学生的视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看到汪曾祺语言艺术的传承脉络。

在开学初,师生共读了《草木春秋》一书,勾划批注,根据阅读体会写了书评。第一课时,扫清字词障碍,交流作者资料及创作背景,梳理文章的写作线索(景--事)为体会文章形散神聚的特点准备。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以感受作者珍爱平淡生活,丰富而醇厚的内心世界,品析学习本文“淡而雅”的语言。

学情

分析

在《中考说明》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对课外语言材料的感受、理解、分析、欣赏、评价和探索的能力(散文、小小说)。

这些能力中最能够拉开学生层次的是赏析、评价及探索的能力,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打开一扇门,提供一个平台(即教师的导),而初二年级的学生文学阅读鉴赏的能力,参差不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优秀学生,占大约百分之十左右,基本可以把握文本的写作脉络和主旨内容,体会到作者的写作风格。2、中等学生,占百分之八十,阅读时有所体会但很难用自己的语言概况,不能联系阅读的知识点。3、学困生,占百分之十,阅读流于表面,感情和思考都不能深入。

散文阅读的能力是中考考察的重点,也是一个人思想深化、语言学习运用的终身能力(是写作的基础)。针对创新班扩大优秀学生,培养卓越生的教育教学目标,散文的学习应不仅定位在阅读提炼信息,更倾向于赏析品味语言,感悟体会作者的情感立意,学习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和风格,指导自己写作中的选材立意。

引导优秀生通过学习此文在自己的写作中化平凡为诗意,平淡中见真情,语言尽力做到“淡而雅”,将学习本文内化为自己的生活感悟输出。关注中等生赏析时语言表达的精准、结合术语来概括提炼自己的体会。能用课堂教授的技巧选材描写日常生活,写出生活中的美好、趣味、诗意。启发学困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趣,感受到语言大家的魅力,能学习文章侧面选材描写的手法。

 

(发现和体会生活中的美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培养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敏感的眼和心是开启学生性格人生的基石,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这对于中等生和学困生来说,就是引领他们走进语文的大门。简单说,就是让部分中等生和学困生体会语文不难,很有趣,真正感受生活就是语文。)

教学

目标

1、品析学习作者的语言风格。

2、学习用侧面描写来写物抒情。

3、体会作者对昆明真切的想念,感受作者在凡人小事中体悟生活之美、生活之趣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

1、品析学习作者 “淡而雅”的语言风格。

2、体会作者对昆明真切的想念

教学法

合作探究、赏析品悟、写作实践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导

学生的学

导入: 回顾旧知,概括昆明雨的特点?

 

 

 

 

 

 

 

 

 

 

雨之精神不易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之;

 

 

 

 

 

 

 

一、悟读   寻平凡之趣 感平淡之美

 

 

 

 

 

 

 

 

 

 

 

 

 

 

 

 

 

 

 

 

 

 

 

 

 

 

 

 

 

 

 

 

 

二、赏读  品语言之味

 

 

 

 

 

 

 

 

 

 

 

 

 

 

 

 

总结:

1、淡而雅(文白相间、活用标点)

2、诗意的表达(用形容A事件/物的词—(人感情的作用)—形容B事件/物)(描写之后加一句诗意的抒情,自然而然的情景交融)

 

 

 

 

 

 

 

 

 

 

 

 

三、借鉴  写生活之真

 

 

 

 

 

 

概括昆明雨的特点?

 

 

 

 

 

 

 

 

总结作者围绕昆明的雨都写了哪些景物事?总结时用一两个词概况出这个事物或事件的特点。

 

 

 

 

 

 

作者所写的这些景物事中哪个是你最感兴趣的?最想品尝的?最愿意体验的?(3分钟默读勾划6-10自然段,以“我最想……”开头谈谈感受。)

 

 

 

 

 

 

 

 

 

 

 

 

 

 

 

 

 

 

 

 

 

 

 

 

 

 

 

 

 

 

 

 

 

 

 

 

回读文章,细品汪氏语言的“味道”。

 

 

 

 

 

 

 

 

 

 

 

 

 

 

 

 

 

 

 

 

 

 

 

 

 

 

 

 

 

 

 

 

学习模仿汪曾祺的语言风格,改写自己的习作,体会汪氏语言平淡质朴,含蓄有味的运用。

 

 

 

 

 

学生温故知新

 

 

将侧面描写和概况文章内容结合起来,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写作技巧。

 

 

 

 

 

 

 

 

 

 

 

 

 

 

 

 

 

 

 

 

 

 

 

学生深入文本的情节中,通过这个问题,达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共情,激发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文章,感受文章在平凡生活中选材,热爱留心生活的态度,给优秀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并引领其更深入全面、个性化的阅读;激发中等生独立分析、勇于表达的阅读激情;给学困生做示范和指导,使其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我最想去看看

我最想去尝尝

我最想去感受

我最想……

 

 

 

 

 

 

 

 

 

学生使用批注法赏析语段。

(品析语言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是感性层面的,或者是纯公式化的,而我认为对语言的品味首先是感性层面的,个性化的解读,其次是理论的,专业的,而有些老师习惯先把理论的赏析公式塞给学生,其实无形中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最珍贵最多元的思考。但对于学生来说,给予方法的指导是将他们带到了较为规范的语言品味的路上,是给中等及以下学生的一个钥匙。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在全班展示。

板书

设计

昆明的雨 (景物、事物、人情、诗意)-----(喜爱、怀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