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完成了任务
终于完成了任务
今天,2025年11月11日,终于拿到了我镇第一轮修编的10个村的村志,历时近三年的编修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三年来的编志工作,一路不易。
2022年,区里按市里要求,开展第一轮的修村志工作,修志需要人手,镇分管领导想到了我,因为我参与过区志、镇志的编修,想让我做镇编村志工作的总负责,我当时被返聘在区教体局档案室做着临时工,不能分身。后来镇里领导与区教体局领导协商容我在完成档案室工作的前题下可参与镇里的编志工作。
于是我就答应了镇里。我与嘉兴市秀安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订劳务协议,属公司外派镇工作,协议时间为2022年7月24日至2025年7月23日。
具体工作由镇文化站负责,本人也属文化站工作人员。因为是第一次编村志,镇文化站没有具体的工作经验。我建议镇文化站先起草修志工作的文件,出台编志的基本要求与补助政策,确定参与编修的行政村。
全区同时开展此工作,但不知道其他镇、街道是怎么做的,而我们确定的工作思路是:先组建各村编撰小组,确定主编,再召开村领导动员会议,后组织编撰成员培训班。(后来知道,王店、洪合、王江泾三镇是请公司编的,新塍与我们组织人员自己编。)
我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培训,指导纲目及初稿的撰写,对各村成稿的村志进行初审与指导。同时也承担了两个村村志的主编任务。
第一轮村志编修,上级要求完成50%的村。我们根据编撰人员的有无实际,确定了10个行政村,超过上级要求近10%。这10个村分别上杨溪、千金寺、栖真、池湾、胜丰、麦家、马厍、百花庄、古窦泾、澄溪。这10个村除古窦泾的主编是原书记外,其余都是退休教师。
这10个村中古窦泾在2010年的时候编过村志,而且也内部出版了;杨溪村2020年也编了村志,截止时间为2019年,也内部出版了;池湾村编过资料汇编式的“村志”。其余村都是从零开始。
各村的编辑们都是第一次编规范的村志,所以对此知识是知之甚少。为此,我花了不少精力像老师批改小学生作文似的进行一轮轮的面批。其中在审阅修改麦家村村志时还与主编产生了不愉快。他将我的修改指导不当回事,我给他审阅修改了三次,前两次,他的修改都不是在我修改建议的基础上进行,都是自作主张的推倒重来,质量与没修改相比,有的反而还要更糟糕,惹得我在电话里与他说了一些很生气的话,第三次修改稍好一些,在我的不断督促下,终算按时完成了,也正式出版了。
当然也有谦虚认真的,像百花庄的主编,非常虚心地听取我的修改建议并认真的加以落实。
10个村第一任主编和编撰人员都是到位的,澄溪村编辑4人,其中主编李德明,栖真村编辑2人,主编沈志荣,古窦泾村编辑2人,主编李同章,百花庄村编辑2人,主编梅老师,马厍村编辑3人,主编前期孙福忠、后期吴寿根,胜丰村编辑2人,主编前期陈老师、后期李德明,池湾村编辑2人,主编姚宝兴,麦家村编辑2人,主编陶国林,千金寺村编辑3人,主编我。到了后期,胜丰村的主编一是因为岁数较大,二是因为身体不太好,三是因为对村志的理解不够到位,不高兴再投入精力。然而他只弄到了原始材料的积累阶段,原始材料收集也不到位,只是这些原始材料组成了某些文本而已,初稿都不成形,要求他再进一步提升,却迟迟不动。
眼看其他9个村的村志都将完成了,胜丰村,属我们镇的名村,是一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AAA级景区村庄,是我镇对外窗口,这样一个村的村志编撰意义非常明显,于是与镇文化站和该村领导商量,另选他人作主编。澄溪村的村志专家评审已结束,他们的主编李德明老师水平是不错的,于是经过多方努力,他终于接受了这个艰巨任务,说他艰巨是因为胜丰村的村志还没有成形,离上级归定的时间不到一年。经过他的努力,成稿评审时间倒比麦家村还要早一些。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10个村的村志全部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全区唯一。本来在上半年就可出版了,由于镇里出版招投标没能及时进行,才拖到现在出版。到我写下此文时,新塍镇正式出版了4本,他们得完成15个村的编撰任务。其余镇街道也都没完成任务,而且出的几个村也是内部出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