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
(2025-08-18 10:05:31)
抄
最近看到有些文章在写关于公文相互抄袭的事。说是有两个单位的公文,数据一模一样,抄的那个单位居然还将被抄单位的名称都保留着。还有的说现在大学正在发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也几乎是同一模版,有的录取通知书的用语还出现了语法问题。
这种抄袭的情况在网上传的不少,还有什么论文抄袭。在现实中确实也是存在的。就拿我在做的事为例。
我在为区里的编年鉴,所谓年鉴等同于“志书”,只是一年编一册。年鉴的条目有常规性条目,即记述单位每年都在做的事。有动态性条目,即单位当年所做的创新性的事,去年没有做的事。年鉴的稿子需要下面各单位提供。单位在提供稿子的时候,就出现了“条目”记述所用的语句不单一样,而且数据也一样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撰稿的在常规性条目撰写时复制了上一年的条目。我们在审稿时发现问题了,打个电话过去询问,回复就是:“不好意思,我复制后没有修改。”
现在电脑的复制功能,助长了抄袭的概率提增。
现在我们这儿也在开展村志的编修。从2022年开始,要求50%的村完成村志的编修。
我们在审稿过程中就发现主编抄别村村志的现像较普遍,当然,村志有些材料是可以通用的,因为地域靠近,但是要对抄的材料进行处理,要将这些通用的材料变成本村的,让读者看不出有抄别人的痕迹。然有的主编在抄(复制)的时候没有经过仔细的审核,居然还将被抄单位的村名都没删掉。
这当然与主编的责任性有关。
写文稿或编书,一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二需要沉得下心来的。那些喜欢抄袭的,如果不是文字功底的问题的话,那肯定是沉不下心来,贪图省力而抄袭别人。
现在更好了,有了AI技术,它能帮你抄。
我们这些喜欢投《嘉兴日报长虹桥版》的作者建有一个群,前几天群里也对AI生存文章问题有过讨论。
是主编发起的,她在群里发了一条信息:“最近好多老师投稿,都是AI写稿,或者AI人工结合写稿,特在此声明:凡AI写的,一眼就能看出来,版面一律不录用,也不再一一沟通了,望各位老师知悉!@所有人。”
大家马上呼应。有的说:“Ai生成的文章,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缺乏人味,虽然每句话都通顺,但细读苍白无力,语言华而不实,动动就是:璀璨、诗篇、水墨、星辰大海、弥散……内在缺乏逻辑,外在没有结构。AI的文章,不过是用浮夸、海量华丽不符合你文章内核的词汇,来包装文字,它写的东西读者不会有真正的共鸣。”
有的说:“用AI写稿的人,不是好奇心所致,而是文德有问题。”
有的说:“AI合成过就像金粉包装,不结实。总觉得怪里怪气的,又不是自己有感而发的,我也不喜欢。无论自己的文笔如何拙劣,我也拒绝AI合成。”
有的说:“写作应有感而发,乐在其中。用AI写作,不仅文德,精神也有问题。”
有的说:“AI写得再好也不代表自己的思想,自己写的再不好也是自己的辛勤劳动。鄙视一切抄袭,借助工具写作的行为。”
有的向主编提建议:“非常赞同支持主编老师的意见!用A1写出来的作品,等于是抄袭,报刊杂志应该一律不用。”
有的介绍了自己的经验:“我写文章沿袭当年写新闻报道时实事求是,不追求华丽的词汇,也不引用别人的文字,是叙述性的。读者爱看。”
主编说:“在艺术和社会生活中,朴素和自然被视为美的境界。AI却是正好相反的。希望收到老师们 用朴素语言,生动细节,写出的真诚有感染力稿件!”
还有的报料说:“前几个月,也就是2025年5月,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期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六所高校发布的贺词因高度雷同引发关注。这些贺词采用相似句式结构,如“看起来思绪澎湃,气象万千,文采斐然”,且内容几乎完全复制粘贴,被质疑使用同一AI工具生成。高等学府居然这样让人吃惊。”
跟贴的说:“一座大学写贺词还需要别人提供标准版?!自己不会写?真是奇闻!”
这样看来,现在抄,成一大问题了。从高等学府到机关单位,从公文写作到文学作品,从网络写手到论文撰写,几乎涵盖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