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送外卖
(2025-07-07 09:56:30)聊聊送外卖
双休日高温,所以改变了以往每周必回乡下的习惯,住在嘉兴,家里开着空调来个享受。
没什么事做,也无聊,就坐在窗口朝外张望。我家住在楼层的最东面,客厅里向东有一长玻璃窗,视野很开宽。朝东能看到小区里的绿植、住户,还能看到很远地方的高楼,如刚好有云彩飘过,那楼真有入云霄之感;朝南能看到川流不息的高架快速路,那高架蜿蜒环城,犹如游龙;朝北能看到大门口进进出出小区的人来人往情景,如热闹的小摊旁。
时间是下午3点10分左右。
艳阳普照,热浪滚滚。虽然不见滚动,却能感觉其存在。因为那些本坚挺着的叶子,被炙热的阳光一照,都耷拉着了,聊无生气了,眼感地面上隐隐还有地气在蒸腾。这样的热,门口却依然热闹,从西到东停着好几辆的电瓶车,数了下,有7辆。这些电瓶车都是送外卖人的,每辆车上都有一个箱子,有的在后面储物箱的位置,有的放在踏脚处,那些箱子材质有皮的、布的。颜色有绿的、蓝的、黄的、黑的、红的,他们的主人都在往小区送货的路上。我吹着空调倚着窗,看见小区东面环形的路上陆续有外卖小哥返回到门口停车处,他们共同之处就是上身所穿的短袖T恤与他们车上的箱子颜色是一样的,手臂上都套着袖套,下身穿着随意颜色的长裤,个个走路匆匆。
那些先来的离开了,后继的陆续不断的到来。刚进小区大门的,有的拎着包装袋,匆匆地跑向目的地,这些应该是常来小区送货的,已熟门熟路了;有的拎着物品,边走边看手机上的导航,他们应该是初次送到我们小区,对小区的路径还不甚了解的。
有的即使有导航,也会走错。我就看到一位穿红色短袖上衣的,是一位年轻人,他将电瓶车停在门口后,很抓紧地跨下车,从红色的箱子里拎出一袋,小跑着进入大门,又跑着沿东面的小区道路向东,到路的中段,向南走过两楼间的空地,不见了。一会儿又从那儿返了回来,明显是走错了,找不到位置了。刚好碰到小区的保安,问后迅速跑向楼梯门。几分钟后,又见他从楼层门跑了出来,像长跑运动员一样的跑向大门。估计他要将耽误的时间给抢回来。其实他要去的的楼层就在那路的南面,不知是匆忙亦或真的不熟,多走了不少冤枉路,也耽误了一些时间。
听说他们接单到送完单是有一定的时间的,超时会扣钱的。不知是不是真的?不过从他们行色匆匆中估计是真的。
还有一位特别的,车头上左右都挂着布袋,后面还有一个大箱,绿色的。停下车迅速从大箱里拿出一包东西跑步着进门,跑步着去向目的地。他的跑步速度肯定比晨练跑步的要快。
从3点10分看到3点40分,门口的外买车接连不断,有时来一辆,有时几辆一起来,门口最多时停了7辆。3点15分后的几十秒内就来了10位。
外卖都是些什么人在买呢?我没有作个很好的了解,但从老婆的口中可知一二,老婆总是在说她的老姐妹中的那些儿辈、孙辈们,什么东西都叫外卖,一盒火柴都要叫的。
叫外卖的,年轻人肯定是属于主力的,而且是那些不会做菜,更是主力中的主力。因为进小区送的外卖,大都是吃的。
我们老俩口总会开玩笑说:“都像我们两个,那些送外卖的是养不活的。”
有外卖,方便是方便的,但也培养了年轻的人的惰性。增加了生活的成本压力。产生了更多的垃圾。每天早上,在垃圾分类房边,总会在一包包的垃圾,里面大都是外卖的包装物,有各色的袋,还有各色的盒。
不过话说回来,外卖,产生了众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不少的生活困难。事物呀,真的是一分为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