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宝铨、敖嘉熊与嘉兴温台处会馆
龚宝铨,马厍汇人。敖嘉熊(1874—1908),字梦姜,又字咸愚,乍浦人。都是嘉兴辛亥革命七烈士之一。
龚宝铨是光复会的创始人,熬嘉熊是“浙会”创始人。他们两人为建立嘉兴温台处会馆,使会馆成为革命党人的重要活动中心立下了汗马功劳。
敖嘉熊的先祖是蒙古族旗人,清朝初年随圣祖(康熙)入关,后留在乍浦为镇守。自此,敖家定居于乍浦。任满后,其先祖先在乍浦东门大街开设一个酱园,后又开起了牛户栈房(旅舍)。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敖嘉熊的祖父携全家避居江西;太平天国运动后,其祖父带着家人在嘉兴城中经营腌腊业,于是全家移居嘉兴。不久,因业务所需,全家又迁居南汇镇(今秀洲区王江泾镇南汇社区);尔后,又迁回嘉兴城区柴场湾(今解放路)。
熬嘉熊清末中秀才,在秀水(今嘉兴)县署当见习钱谷师爷,因与 知县不合,即离职。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唐纪勋、祝廷锡等人在新篁购田百亩创办学稼公社,开办竹林启蒙学塾,又在嘉兴城内创建第一所小学校。二十八年,到杭州与王嘉榘、蒋百里等组织"浙会",研讨时政,主张反清革命。二十九年,到上海进入蔡元培、章炳麟等组织的"爱国学社"当职员,并参加中国教育会。6月底,《苏报》案发生,"爱国学社"被解散,敖回嘉兴,与褚辅成等创立"竞争体育会",宣传禁烟禁赌,并倡建"演说会"、"教育会"
,秘密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1904年(光绪三十年),为了实现控制地方“财兵二权”的谋略,敖嘉熊首先以协调嘉兴主客乡民及安置客民,使其无失所之词,游说清吏与旅嘉兴温台同乡会之绅士董杨晨、孙诒让、蒋希周等人,并通过温台同乡会绅董具禀清地方官府,为温台处会馆立案。经嘉熊和绅董各方努力,兴建温台处会馆之事,获得清地方官府批准。时在上海活动的陶成章闻悉,即访在上海的浙江革命党人龚宝铨,龚引陶前来嘉兴府城晤敖嘉熊,嘉熊即向龚、陶二人介绍建立温台处会馆的过程及其本意,他俩表示赞同,并认为:要在浙江举义,“非先注意南京不可”。为此,拟设立分会馆三处:“一建于松江,而以苏州、松江、常州、太仓之秘密会党附入焉。一建于湖州,而以宁国、广德、严州、衢州之秘密会党附入焉。一建于杭州,而以其属于潜、昌化、新城、临安之秘密会党附入焉。”复想联络镇江的“枭党”,广德、宁国的“洪军”,以及衢、处一带的“秘密军队”,进窥南京左右两翼,并且出江西以阻隔两湖,使苏、浙、皖、赣义军联成一片,“最后孤立和攻取南京”。
敖嘉熊等人的谋划议定后,于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筹资选购会馆地基,嘉熊率先资助,并在嘉兴东门外(今嘉兴市汽车站职工宿舍舍址)购地数亩,兴建温台处会馆;同年九、十月间会馆落成。该会馆落成后,经陶成章介绍,敖嘉熊推举云和县魏兰任会馆总理;聘请温属乐清县冯豹、陈梦熊任会馆干事;魏毓蕃、赵卓、吕逢樵、许绍南为执事员。当时,会馆风头日盛,俨然成为浙江革命的中心。1907年和1908年,秋瑾曾两次来嘉兴与敖嘉熊、褚辅成密谋在浙江起义。陶成章称其为“浙江革命原动力第一人”。
11月,黄兴等成立的华兴会决定进行长沙起义,陶成章,魏兰他们商定予以支持,即赶往嘉兴与龚、熬商讨嘉兴府会党响应长沙起义事宜。后事泄,其革命活动受到清朝地方官吏注视。
熬嘉熊1908年3月l1日(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初九),夜出未归,至二十六日尸体在嘉兴城北乌桥港被发现,一说遭满清政府暗杀,一说失足落水,时年仅35岁。陶成章闻讯后痛心地说:“嘉熊死而浙西、江南一带之革命事业坠矣。”
龚宝铨1922年6月染疫离世,享年37岁。他们二人的英年都献给了辛亥革命事业。
1925年5月12日,嘉兴各界为纪念敖嘉熊、龚宝铨、王家驹、陈以义、唐纪勋、姚麟及徐象黼(徐小波)七位辛亥革命烈士,联合举办了公祭活动。
1933年,褚辅成、陆初觉等人为纪念七位先烈,在嘉禾第一桥西建嘉兴七烈士革命纪念塔,后更名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塔,由屈武题名。塔旁曾建中山公园,后改儿童公园。1979年因建南湖饭店塔被拆,1987年市政府拨款于人民公园重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