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马行空
天马行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44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造房子

(2023-11-22 08:42:35)

造房子

 

从我记忆事起,我家造过两次房子,一次是在我结婚前,是在老房间的西面接了一间平房,作我的新房。一次是在我工作以后,好像是在1986年左右,这一次是将老房子全部拆平,把平房改造成了二层楼房。那个时间,是我们埭上由平房改造楼房最热闹的时候。

家庭联产承包几年后,大家手里有了一点积蓄,农民有钱第一要用的就是造房子。

造房子需要材料,砖瓦老房子拆下来一部分,新增的向大队申请,那时大队里烧了两只窑墩,村民哪家要造房子了,向大队申请,经大队同意后就可以去窑上买需要量的砖瓦。

还需要水泥、黄沙(我们叫河沙),石灰、钢筋等。那时水泥很紧张,我们这儿好像只有开在三塔的嘉兴水泥厂。好在是巧,水泥厂的厂长是我同事的哥哥。因此托他买了一吨水泥。当时能买到一吨水泥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不像现在,造房子水泥不当水泥用。钢筋虽然能买到但因为是第一次造楼房,钢盘用得很少,只是在房子中间打腰箍的时间放上几根。腰箍也不是现浇的,当时叫砖腰箍,用水泥把砖踏扁砌,中间平铺上几根小钢箍。还有就是做窗用的窗棱钢筋,这种材料可以去打铁店锻打。

黄沙比水泥还有难买到,在海盐那儿有小山丘,他们看到了农村造房子需要材料的商机,开了许多的石矿,这些矿里生产一种料我们叫它石粉,可以代替黄沙。我家叫了两只5吨的挂机船,都是邻居的,到海盐澉浦那里买了两船石粉,船与人都是不用钱的,那时邻里有事相互帮助是流行的。

材料齐全,双抢结束后的比较农闲的时间开始造。泥水大师傅是我姑表婿,其他泥水都是埭上的,那时我们埭上有8个年轻人都是学泥水匠的。隔边队里有几个小学同学也是泥水匠,他们也来帮了忙。木匠大师傅是我妹夫,他还带了几个同行。小工都是邻居。

二个门面,二层楼房,造了二个星期,当时工钱几乎不花,我们自己队里的都是相帮的,一家一个人,泥水的砌墙,木匠的做木工,其他人做小工。亲帮邻帮邻的那种,大家都这样不收钱,他们造房子,我家也会去相帮,也不需钱。只有妹夫带来的几个木匠需要发工钱。现在还记得我姑表婿对大家说的一句话:“大家快点做,有饭无工钿够!”

我们埭上前后花了三年时间,80%的人家把老房子翻造成了楼房,工钱也几乎是不花的。当时的年轻人,现在都6070岁了,坐在一起聊天,回想当时造房的情景,很是感慨,也很怀念那时相互帮助的氛围与环境。

现在想想,如果这二层楼房放到现在造,不知需花多少工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闲聊锻炼
后一篇:换糖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