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粢米团子

(2023-05-31 10:00:35)

粢米团子

 

我们这儿不像北方人,喜欢吃面食,我们主要吃米饭,即使要做些点心也都与米有关。因此也形成了一些比较有名的米食品牌。民间的糖糕、松糕、粑粑不说,非常有名的粽子不说。听老一辈人说,乡镇上也形成了各自的名优产品,有王江泾的酥糖,新塍的绿豆糕,油车港的粢米团等。

记得那时候,油车港镇上有一家食品小吃店,开在食品站的东边。房子是老式的平房,属前店后作坊式的门店,后半间为加工间,前半间为售货间。靠街的地方有一个长柜台,柜台的东面有一个大的煤炉,炉子上放一个大铁锅子,那是用来籴油条和油头绳的。三四个员工,有肉包子、油条、油头绳,主要买粢米团。

到这家店里的顾客主要是来买粢米团的。

那粢米团,是纯糯米的料,肉馅,外面滚了一圈糯米粒,那米粒经蒸煮就变成了米饭,也就是“粢米”。

新鲜出笼的粢米团,蒸架上垫的是一块大白布,一个个紧挨着,一粒粒糯米饭粒也挨挨挤挤,晶莹剔透。那粢米团圆圆的,比乒乓球大一些。取粢米团的工具是一块竹板,相当于喉科医生用于抵住舌头的那种木板。先沿粢米团四周切一下,与其余团分开,再抄住底放到事先准备的箬叶上,递给顾客。

顾客付了钱付了粮票,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团子里的汤汁带着热,带着油,带着鲜,带着香,带着糯一并来到你的嘴里。刺得你的味蕾火力全开,欲罢不能。

读小学时、参加生产队劳动时、直到参加工作来到中心校时,一周都会光顾一二次那家店,聊以解馋。后来,不知是哪一年,那店突然消失了。随着店的不见,那粢米团也不见了。会做的人都离开了,转行了。

有一年偶然碰到以前的店员,建议她重开此店,她的回答是:“老了,做不动了。”而且还很谦虚地说:“也记不清怎么做了。”

不知是不是真话,不过历史过得时间长了,真的会忘记,或记不太清了。虽然我写此小文看似很了解,其实也有许多是不实的。只凭的是记忆。记忆犹新毕竟是相当困难的。

有人说可惜,也没什么可惜的,过去的东西不可能全都能保留下来,如果总是生活在过去里,前进也没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