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劳动课
(2023-05-23 07:54:02)我们的劳动课
听说教育部从下下半年开始,又要把劳动课单列入教育计划了。不由得想起自己读小学时上劳动课的情景来。
那时的教育要求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所以每周有一节劳动课。每周的劳动课老师都会精心安排。
当时学校里有一块地,还养了几只兔子。因此我们的劳动课丰富多彩,也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课之一。
学校的那块地,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小学生都把它弄得一年四季绿意不断。夏季开始主要种山薯,坌地虽然是体力活,农民的儿子特别是高年级的男生,在家就已帮父母干农活了,再加上老师,这活就不成什么因难了。
我们只是一个班,四复式,每到劳动课三四年级的种地,一二年的斫草养兔子。种地的在劳动课之前老师先把要干的安排好,什么人要从家里拿坌地铁搭,那几人要从家里拿来銡子,那几个人从家里拿来粪桶、料子等浇水工具。一般是离学校近的学生拿铁搭、粪桶之类的。
斫草的也有老师带队,事前关照学生斫草要小心,当心把手指割破,要注意安全当心跌倒垄沟里。当然我们这些农民的儿女们,在家里早就学会了斫草,一般是不会斫到手指的。到学校边上的地里、田埂上、垄沟旁等地斫,篮子都是从自家带的。
刚种好的山薯藤需要天天浇水,那些大同学放学后会自觉地做这活,在老师的护佑下,他们两个就陈豆。平时的劳动课就去地里除草捉虫。
农忙时间的劳动课,老师就组织我们去学校周边的田里拾麦穗,捡稻穗。做到颗粒归仓。
当时的老师都是本大队的人,他们本身就是农民,很清楚队里什么时候收割了,什么时挑上场上。他们带领着学生到需要帮忙的队里拾。因为我们大队小,学校走到最远的生产队也只需10来分钟。农忙时,学校优先考虑劳动课的安排。
到了一片田头,大家一字排开,从田边开始向前搜寻农民伯伯遗落在田里的麦穗(稻穗),捡一根拿在手里,到了田的另一头,手里可能会有一把这样的“穗头”。放到一起扎着一个“稻”,结束的时候给农民伯伯。
这样的亲身劳动实践,劳动的意义不需老师多说,自然也就懂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