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地名的异同
(2022-12-16 08:28:21)古今地名的异同
明万历年间编的《秀水县志》,我熟悉的一些地名,和现在有着同,但更多的是异。
不说远的,只说周边的。有四条河流,涉及到12名名称只有两个现在还有用,其余10个不知什么时候起不用而开始消失了。
在用的是“东王港”“西王港”。两条河都是南北走向,东王港在我们的东南方向,西王港在我们的西南方向。河流都不太宽,长度也差不多。东王港在古代的长度是470丈,现在的长度是800米,西王港古代的长度是453丈,现在的长度是996米。
已经消失的有西王港南北相连的两个地方,古代南面是草路港,北面是土光荡,现在南面叫喉咙湾,北面是马家荡。东王港古代南面是谢家港,现在是喉咙湾。北面古代是陈盛荡,现在是莳公荡。
姜佛庵港,现在叫姜佛港,已经省掉了“庵”字。它的西面古时是土光荡,现在是莳公荡,东面古时是曹家港,现在叫北港。
还有一条叫莫家港,长620丈,水从陈盛荡来,下从东庙港去。现在没有这条河名,也没有东庙港之名。从现有的河流情况来看,出口在陈盛荡(沉石荡)的有东西走向的横港、毛家溇、大家港,有南北走向的窑煤港,冯家港。
地名的演变说明社会在前进,历史在发展。
我只是记了一点点,更的地名古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