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事系列之拔秧

(2022-06-01 14:54:29)

农事系列之拔秧

 

拔秧,一项重要的农活,一般都是妇女们的活,因我队田多人少劳力紧张,每到双抢大忙季节,活就不太分男女,只要能做,女人干男人活,男人干女人活是常事。我虽然在农村干农活时间不长,一本正经只是二年,边教书边干活倒有几年,所以拔秧这样的活也会。只是秧把扎得没有女人那样的标准。

拔秧为什么传统都是女人的活呢?这我不是瞎说,是有依据的。我们这儿女儿出嫁后的第一年有一个客人娘家是必须要做的,叫做“歇夏客人”。夏天要到了,种田也将快到了,娘家给出嫁的女儿送去篾席凉枕,还有就是拔秧工具,一把拔秧伞,这伞是女儿拔秧时撑开插在秧畈上遮太阳的,比雨伞要大几个号,一只拔秧小凳,是女儿拔秧时坐的。20世纪80年代这样的客人还做,东西还送,现在虽然这客人还在做,但拔秧伞与与拔秧凳是不送了。因为现在田也流转了,即使自家种也都是直播了。

要种田先拔秧,秧在秧田的秧畈上。那时稻种两季,早稻与晚稻,秧拔两次,一次在夏收夏中时,一次是“双抢”。

夏收夏种时,我们队里男同志一般不需要拔秧,虽然劳动力紧,但这季时间不是很紧,所以拔秧都是由女人和老太婆们做。他们两人一块秧畈,双手擦着秧畈面,左右开弓,手里快拿不下秧时,把两只手中的秧合在一起,两把秧合拢来合得好有个说法,叫有秧门。有秧门的秧种田时分秧要省力方便,种起来快。合好后一只手拿着秧在秧田里“嚓嚓嚓”地拍打水面,一只手扒拉着秧根上的泥,直到根上的泥不见了,就从搁上小凳横穿上的拔秧柴里抽出一根,在秧上绕上两圈再绕个结,放到小凳后面,一只秧就拔好了。那些上了岁数的妇女,拔的秧只只扁扁的,洗得干干净净,秧门清晰。这种秧种田的最喜欢。

双抢,就是要抢时间,抢速度,抢季节,前后时间不到一个月,口号是不种八月田。如果脱了季节,水稻就会减产。所以大家都是披星戴月地干活。那时候,我们队里拔秧这样的活一般都是开早工完成,而且是除了老人之外的全体劳力出动。出好早工回家吃早饭(那时队里办有双抢食堂),吃好早饭继续上工。

我参加过开早工拔秧。清晨3点左右,月亮已经回家,星星还在头顶,月无星亮,朦朦胧胧,埭上并不是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拿着事先捋好的拔秧柴和拔秧凳,跟着大部队来到秧田边,各自组合,因为一块秧畈需要两个合作。我和堂姐一块秧畈,脚下到秧沟里,弯着腰从秧畈边上拔起,到拔出一块可以放下拔秧凳的时候把小凳放到秧畈上,就可坐着拔了。

拔秧对于我来说,体力没问题,但技术不足。开始的时候总要把秧苗拔断,堂姐告诉我那是我的手的捏法不正确,用手抓住了秧的中部,这样用力很容易将秧拔断。要用中指无名指小指抓秧,而且手指要贴着秧畈面,这样用力就在秧的根部,就不会断根。经堂姐指点,在拔秧中细心体会,慢慢地也学会了。

开早工拔秧,田野一片寂静,只有汰秧的“嚓嚓”声此起彼伏,偶尔能听到几个男人和女人的打趣声。天暗看不见秧田里的蚂蟥是否在脚上吸着血,一门心思关注手里的速度,拔秧的进度。天亮时在堂姐的照顾下,我也拔到了一埭。脚上蚂蟥早已吸饱喝足滚掉了。可我拔的秧人家说我扎得像个蒜头,没有秧门。说让我自己种。

咳,农活也不是省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看病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