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钱谁高兴呀

(2022-05-24 13:57:29)

没有钱谁高兴呀

 

在村老年活动室里听到了这样的聊天。

甲:“你今天志愿者不去做?”这是一位岁数在40左右的后港的男人。

乙:“不去,轮不到。”这是一位在镇里工作的岁数也在40左右的男人。

丙:“现在做志愿者听说一天要100150元。是不是?”

乙:“差不多。”

丁:“有钱的还叫志愿者?”

乙:“没有钱谁高兴做?”

甲:“现在说嘛是志愿者,其实根本不是志愿者,不像以前。”

丙:“志愿,应该是义务的才对呀。”

这时从门外进来一位老者,大概在70岁左右,接过话说:“以前是真正的义务的,没有一点报酬的,像我们年轻时参加的星期六义务劳动。”

听了他的话,我也想起了我曾经参加过的义务劳动,应该是在我18岁高中毕业那年,大队里要把位于立夏圩的新开浜填平,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清晰地记得那年的大年初一,大队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义务劳动,挖填新开浜。每个生产队组织一个义务突击队,突击队的队员都是队里的团员和青年,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都是志愿者。大家举着红旗,来到新开浜,把红旗插在工地上,工地上红旗招展,在大年初一,不惧寒冷,甩开膀子,银锄飞舞。

参加劳动的团员青年,虽然没有报酬,真正的义务,但大家却为能参加新年第一天的义务劳动,为集体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而感到荣幸与自豪!

如果放在当下,要大家和我们那会儿一样地大年初一“义务”劳动作贡献。响应者不知有否?那位在镇里工作的人的话“没有钱谁高兴呀”相信是代表了现在大多数人的想法的。

我想,现在既然都是给钱的,为什么还要美其名曰“志愿者”呢?用民间的话说叫有点“打肿脸称胖子”的说法的。

我以前也以为“志愿者”是没有钱的。所以我向村里申请过做“文化志愿者”,但时时没有回应。想不到可能是因为会发钱的,他们把名额给了更需要钱的人也说不定。

只听他们继续在聊。

“现在许多事情都是做喙头的。我们镇是中国菱乡,菱嘛不许农户种,但上面种菱的数据嘛要的,要我们报。我们怎么报得出来?只好瞎编几个数据糊弄上面了。”这是一位在村里做着事的人的话。

“还有这样的事?”有人表示惊讶!

“搞搞形式呀!”这是点到点子上了的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粜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