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花四溅那一年

本博按:
本博以为
崔某元开启了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
记录抗战老兵口述影像资料。
生物的基因有传承也有变异,
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
不忘历史,以史为鉴,
知史而明当今之理。
前代历史为当代基因,
知史或可揣测未来之运。
在网拜读老同事老领导
大石乡贤大石文胆
何伯平仁兄的回忆录,
讨来发于本博以飨同好:
横江采矿记
1958年秋,
我们初三新学年刚开课两三周,
就迎来了举国上下的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很多地方都遍地小高炉。
当时提出的口号是:
全民动员,
钢铁产量要“超英赶美”。
我们热烈响应,停课参加了
由大石公社组织的横江采矿大行动。
出发前一天,老师谆谆叮嘱,
带齐自己的生活用品,
更要带上书包,晚上空余时间,
自学自修,不能荒废学业。
出发那天,我们和供销社员工、
小手工业者、居民……
(能发动的人都发动起来,农户除外)。
在公社干部带领下,
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浩浩荡荡向横江(大乌山)出发。
学校食堂的厨工,
把厨房的两口大铁锅扛上,
出现在我们的行列中。
步行两个多小时,
我们到了汀根,在一间
破旧的祠堂中安营扎寨。
汀根村多间祠堂之一
厨工利索地用砖块砌起炉灶,
架上大铁锅,炉火红红,烧水做饭。
最难忘的菜色是“红砖”——
我们为南乳起的别号,
因为南乳貌似红砖,
更深刻的是餐餐如是,
一餐不缺。
南乳,又叫红腐乳、红方,是用红曲发酵制成的豆腐乳,味道带脂香和酒香
我们和全国千百万钢铁大军一起行动,
开进了地属横江的山头,
把沉睡的山岗唤醒了。
我们的采矿,
既无工具,更无机械,
准确的说,
不如说成是“捡矿石”。
物理老师教我们,
寻捡那黑色的、带有光泽的,
可能就是铁矿石。
几百人漫山忽悠,
就是寻找不到那些
黑色的带有光泽的石头。
多种铁矿石之一
同学们只好顺手采摘野花,
尝尝那又酸又甜的小野果,
倒还轻松快活。
挨近黄昏,一块矿石也找不到,
那几只停泊在南双玉码头上、
准备装载矿石的大木船,空空如也。
我们以为就此收工,
晚上也好学习一下书本。
突然,高音喇叭传出了愤怒的声音,
那是指挥员的吼叫。
显然,他是对“战果”极端不满。
不准收工!把晚饭端到山头上,
吃完饭马上开夜工,
一定要把铁矿石找出来!
深秋傍晚,已带寒意,
飕飕北风,不寒而栗。
就这样,我们通宵达旦,
忽悠过第一个晚上。
到黎明,我们也捡到了一小堆“矿石”,
以为可以歇息一下,回去睡个觉。
岂料高音喇叭又传来责骂声,
说我们不够干劲,缺敢想敢为精神。
要连续作战,不夺全胜,誓不罢休!
我们只好继续寻找矿石,
也开始“敢想敢为”了,
不管三七二十一,
把石头都捡起来,
堆放成一个大坟堆那么大了。
不知从哪儿来的箩筐、竹參,
我们就把“矿石”装进箩筐、竹參,
两人抬一筐,往停泊在河边的木船上送。
这条崎岖山路,虽不算很远,
一次往返就个把小时吧,
我们学习愚公移山,“
……投诸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比起愚公,我们还差得远呢!
人类历史四项最伟大工程
这样过了一个白天,
天黑了,
这回该休息睡觉了吧!
高音喇叭又传出声音:
连续作战!
晚上八、九点钟,
眼皮确实是撑不住了,
老师也撑不住了,
我们要睡觉。
但飕飕寒风,怎样睡,
睡着了是会冷坏的。
我们就在附近,每人找把稻草,
窜入蔗林,盖上稻草,
一倒下就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
传来了凶狠的责骂声,糟了!
我们偷睡被公社干部发现了,
他楸着老师,狠狠破口责骂,
说他枉为人师表,竟带头偷睡,
把我们全部叫起来。
他还不解恨,
竟放开高音喇叭,指名道姓,
把那个老师骂得狗血淋头!
本博:老师在TM面前的地位真低啊!
公社干部是神吗?
他们可以两天两夜不睡觉
(不止呀,这次行动是四天三夜),
还可以声如洪钟般骂人吗?
他们白天偷着睡觉谁知道!
(本博:TA有什么权力
这样辱骂老师?)
一个这样的黑夜,
又如上一夜一样过去了,
又迎来了白天。
这个白天
如上一个白天一样又过去了,
又迎来一个黑夜。
(本博:南浦佬斗地主——继续!)
这个黑夜我们还是偷偷地睡,
管他怎样的骂呀,
因为眼皮实在是撑不住了。
黑夜过去,又迎来白天。
这沸腾的四日三夜,
大概是停泊在岸边的大木船,
都装上了满满的“矿石”,
才算是大获全胜,班师回朝
不久,大石中学初三级
拼入仲元中学。
仲元中学的操场大沙地建满了
小高炉,大炼钢铁,不分昼夜。
炉火映红了漆黑的夜空。
我们也参加了,
但没有铁水流出,
炼出来的还是烧焦了的石头。
本博以及我另一位书法家园艺师的同事
对钢化四溅的那一年也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