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挂画,手腕骨折

分类: 健康科技自然未来 |
几个姐姐都是书画丹青高手(业余N段)
二姐的山水:
四姐及九妹的书法:
五姐的花卉:
话说五姐要将自己的杰作挂在墙上
平时自己欣赏,来客也可观摩。
画挂好了,从小凳子上下来的时候,
一个趔趄,一手撑地,
很不幸,腕骨骨折了。
不负责任的医生“诊”得五姐
痛苦不堪。暂且不表。
如果臀部着地,
股骨骨折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如果股骨颈骨折,
不采取有效的手术干预,
就要长期卧床了,
生活质量低下,
阳寿大打折扣!
有的老人,平板倒地,
断了几根肋骨!
我大社会很快要进入老龄化,
骨质疏松是老年易发病之一。
因性激素水平低下,
引发系列生理变化
导致骨质疏松。
统计数据:
男性55岁后女性见于绝经期后,
患病率高达近四成。
45岁以上的妇女,
近三成患有轻重不同的骨质疏松。
而75岁以上的妇女,
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达九成以上。
(无论男女,
一般在30~35岁达到峰值骨量,
此后骨质就开始渐渐丢失。)
骨质疏松症
初期可无明显症状,
被称为“寂静的疾病”,
摔一跤才不寂静。
其它症状,
例如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
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
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等等,
很容易被误认为是
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
肌腱老伤、年老力衰。
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
通常有如下特点:
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
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
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
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疼痛是先兆,
之后的渐变是:
脊椎压缩变形、脊椎前倾、
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乃至椎体压缩性骨折
(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
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
当您感觉全身不舒服,腰腿乏力,
甚至莫名其妙骨头痛的时候,
应该去医院让医生作出进一步诊断。
平时您需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
防止罹患骨质疏松:
保证足够的睡眠;
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
每天运动锻炼半小时或更长时间。
经常参加运动的老人,
体内骨密度要比不爱运动的同年纪老人高;
他们的平衡能力特别好,
不容易因跌跤导致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与缺少运动紧密相关,
运动中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
骨组织就不容易丢失钙质,
骨组织中的结构会排列得比较合理,
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各种原因的废用少动、不负重等,
对骨骼的机械刺激减弱
可造成肌肉萎缩、骨形成作用减少,
骨吸收作用增强形成骨质疏松,
此谓废用性骨质疏松。
饮食方面,
多食用含高钙高磷食品,
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
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
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
尽量摆脱“危险因子”:
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
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
是人体衰老的表现。
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
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但成人期补充钙剂,
可以延缓骨量丢失的速率和程度,
对绝经后妇女来说,公认的措施是
及早补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剂。
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
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
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
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钙剂我国营养学会制定钙摄入推荐量
成人每日800mg(元素钙量,下同);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mg。
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mg,
故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mg~600mg。
维生素D成年人推荐剂量为每日200单位(5μg),
老年人推荐剂量为每日400~800单位(10~20μg)。
肾结石及高尿钙,则应慎用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
大豆异黄酮有效预防治疗骨质疏松
同样是骨质疏松,妇女,尤其是处于更年期和绝经后的妇女更容易发生。
这是因为妇女在这个年龄阶段,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随着卵巢功能的下降而逐步下降。
在雌激素下降带来的各种身体变化的病症中,骨质疏松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
研究发现,只要给妇女补充雌激素,其骨质疏松就能得到明显改善,而且任何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都比不上它。
有论文报道,绝经后妇女补充雌激素同时加服钙剂,可以明显减少各种骨折的发生,使用雌激素加钙10年后,股骨颈骨折发生率下降28%;使用15年,下降40%;使用20年,则能下降55%,同时,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也下降了60%~80%。
含植物雌激素最多的就是“大豆异黄酮”了,大豆异黄酮是天然植物雌激素,理论上没有副作用,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状,延缓衰老,所以,中老年女性要科学合理的补充大豆异黄酮,一方面预防骨质疏松另一方面又能缓解更年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