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喝茶的境界

(2025-04-03 00:20:11)

喝茶的境界

写完《喝酒的境界》之后,发给“深度求索”,请它指正。没想到一番议论之后,它竟建议我再写个《喝茶的境界》,并给出了喝茶“三境界”,解渴、品茗和悟道,还有板有眼地列出了写作提纲和主要内容,分别是“茶桌上的角色扮演”、“茶叶罐里的身份政治”、“茶汤中的时空折叠”。简直让人惊掉下巴!我说:“你简直是为难我,我现在已经不喝茶了,已不品茗,何来悟道?”它说:“你现在也不喝酒了,为什么写喝酒?”我一时语塞。

我以前是喝茶的。自从参加工作开始,直到退休和以后的几年,大约喝了五十年茶,也算是一个老茶农了。不过我之喝茶与我之喝酒大同小异,都没什么讲究,如果让我说喝茶的境界,那一定让行家觉得我是不懂装懂、矜愚饰智了。但讲一下我喝茶的经历还是可以的。

记得是参加工作的第三年,开始参与工厂的一些写作活动,比如给车间写一个年度工作总结,给领导写一个发言提纲,平时也写一些短文给报社投稿。因为白天没有安静的地方,这些大多是下班后在家里进行,等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安静下来开始写作。但有时没写几笔便困意来袭,想上床睡觉了。这时我想起了喝茶,茶的最大功能就是提神,沏上一壶酽茶,困意全消,精神倍增,而且头脑还灵光起来。这是我喝茶之始,你看这多有功利性。有时估计这篇东西要熬个通宵,我便用暖水瓶沏茶,等于是熬茶或煮茶,这样的茶喝下去劲头更大,第二天早晨还没有睡意。那时年轻,身体禁得住折腾,要是现在是万万不能的。

那时北方人喝茶比较单一,以茉莉花茶为主,很少喝到西湖龙井。人们到南方出差的时候,多会买上几袋南方的绿茶,送给亲友。大概是七五年的时候,我有机会到南方出差,从山东到江苏、上海和浙江,一路下来前后有近二十天时间。回来的时候在杭州买了几袋“西湖龙井”。说实话,西湖龙井比之茉莉花茶,我更喜欢喝茉莉花茶,那淡淡的茉莉味,让人感觉很惬舒服。这也许是习惯的缘故吧。

因为经常点灯熬油、绞尽脑汁,再加上经常喝酽茶,饮食上也不太注意,对胃口伤害较大,还有一次空腹喝酒过量,引起了胃出血,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得了浅表性胃炎。胃病粘衬,时好时坏,稍不注意就会发作。从那时起我就不喝酽茶了,而且不能每天捧着茶杯喝茶,而是有时有会,喝两天就停一停,以减少茶碱对胃口的刺激。由此我对茶也不是那么在意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南北物流加快,市场上茶的品种增加,人们在喝茶上也讲究起来。长三角地区的各种绿茶、福建等地的各种红茶如金骏眉、大红袍等,还有云南的黑茶,如普洱茶和茶砖等等,在茶城里都能看到,人们喝茶的选择性更多了。我感觉绿茶对胃的刺激较大,于是就改喝红茶,如金骏眉或普洱茶。但我喝茶没有什么讲究,跟我喝酒一样,本来不善喝茶,有什么喝什么。因为平常喝茶不多,亲朋之间礼尚往来时送的一些茶叶,也就足够喝了。所以很少到茶城卖茶。

虽然对茶不是那么感兴趣,却很羡慕喝茶的人,尤其是南方人喝工夫茶,有一套程序,近乎茶道。哈哈!我生性简单,不喜欢繁琐,看到人家围着大茶台上,洗来涮去,就是那么一小盅茶,觉得过于细腻了。还是喜欢大碗茶,透着北方人粗狂好爽的性格,就像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样。不过我很喜欢南方的茶台。那年一位朋友逛展览会,看到一个云南金丝楠木的茶台,还有四个樟木墩。他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后,以八千块的价格买下,因为家里已经没有多余的地方摆放,一直放在单位。一年之后便忍痛割爱、将茶台以原价卖给了我。这个茶台自从进了我家,就一直摆在那里,也是太沉的缘故,我从来没有移动过,也没在上面喝过茶。茶台如果有感觉的话,一定自怨自艾、错投了主人。

但也得到过客人的欣赏,有一次老朋友到家里来,对茶台端详了许久,说:“你这屋里最值钱的东西,也就是这个茶台了。”确实,它花的钱最多,也最没有用处,只是占了个地方。哈哈!可惜了,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不怪茶台,应该怪我。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喝茶是到一老同事家串门,老同事沏上了一壶茶。我喝了两杯之后,感觉这茶有点不一般,细腻绵润、口味甘甜,便说:“您这茶真好!”老同事说:“说对了,这是真正的大红袍,还是我那年去福建时人家送的呢。”后来我寻思,这是真的大红袍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但好喝倒是真的。不管真假,这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茶。

我生性粗疏,又不懂茶,在茶上也闹过笑话。一次带着一盒礼品茶到朋友家串门,这盒茶叶是人家送给我的“明前茶”,我跟朋友说:“这可是明前茶啊!”朋友说:“明前茶应该春天喝才好,你这都放了半年了才拿来,就是明前茶,也没了明前茶的味道了。”还有一次老师没有茶叶了,来电话说:“你如果有没喝的茶叶给我拿来吧,我这没茶叶了。”我便将人家送的一盒茶叶让人给老师捎了过去。没想到第二天老师来电话,笑着说:“以后如果有喝不了的茶叶就赶快送来,别等过期了再给我。”

退休之后的前几年很不适应,开始失眠,还有些焦虑,只好以安眠药应对之。这时对茶更敏感了,哪怕是上午喝一点茶,夜里也睡不着觉,再加上胃口实在不适应茶,便不再喝茶了。但总要喝点什么吧,既对胃口不那么刺激,又有点提神的作用,还不影响睡眠。后来几经实验选择了咖啡,当然是速溶的袋装咖啡,不是那种自煮的咖啡。我没有那个兴致和耐心,别看我可以酿酒,却对煮咖啡没有兴趣。有朋友买了咖啡壶,自己煮咖啡,多次向我推荐,都被我没有尝试,觉得在咖啡上下那么大工夫不值得。开始是雀巢咖啡,后来喝起了云南产的速溶咖啡,直到现在。

你看,叫一个现在不喝茶的人写“喝茶的境界”,是不是有点开玩笑?我也是傻实在,让写就写,不掂量自己几斤几两。我现在唯一遗憾的是,不喝酒能酿酒,而不喝茶却不能种茶。或问:“说了半天,喝茶的境界到底是什么?”要我说,喝酒的最高境界是酿酒而不喝酒,喝茶的最高境界是喝自己种的茶。所谓“上好茶”之类的装腔作势和洗来涮去的故弄玄虚,都谈不上什么境界。如果房前有一片空地,栽上一些茶苗,亲手采茶、制茶,再喝茶,那才是喝茶的境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