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与救狗

前些日子,中国和美国都遭到了飓风的袭击。当地时间9月26日,四级飓风“海伦妮”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登陆,随后向北移动,在美国东南部多州造成200多人死亡。10月9日,飓风“米尔顿”以三级飓风的强度又在佛罗里达州登陆。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统计,截至10月12日上午6时,美国已有17人因飓风“米尔顿”袭击而遇难。
中国近一个月也遭到了两个台风的袭击。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登陆海南文昌,导致大面积停电和电信服务中断,120万人受到影响,据相关部门统计,有4人因此死亡。不久之后,强台风“贝碧嘉”自上海登陆后,席卷中国多省市,也仅在江苏省昆山市报告了2例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据《南华早报》报道,“摩羯”登陆时的风速约为每小时245公里,而“米尔顿”的登陆风速仅为每小时205公里,“海伦妮”的最大持续风速也只达到了每小时220公里。也就是说,中国的台风强度大,而死亡的人少,而美国的飓风强度小,死亡的人多,且两者不成比例。
于是两国专家开始对此进行了比较。一般认为,中美两国在应急预警和救援模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在应对台风上比较积极,不仅提前预警,对一些设施进行了加固,安排了疏散时间和地点,上门挨家挨户动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抢险救灾上出动了军队,动员了社会各方面力量,使社会生活很快回复正常。而美国在应对飓风上,却比较消极,只预警、不动员,任凭居民选择;灾后恢复比较缓慢,没有出动军队,也没有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家各扫门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社会生活恢复得较慢。
别看美国人在应对飓风上不积极,在两党竞选上却都拿救灾不利当成攻讦对手的把柄,媒体上还爆出了救猫救狗的信息。佛罗里达警察宣布在飓风中救出一只被拴在围栏上的小狗,州长德桑蒂斯专门为这条狗召开记者会,在媒体面前骄傲地宣布,飓风固然可怕,但是他们成功地解救了一条拴在柱子上的狗,“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这是一次伟大的救援。”还宣称要对狗主人发起通缉,要让他为遗弃生命付出代价。据说,迈阿密警方在现场救出了一只猫,这只猫还被带到警察局供记者们拍照,这也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和伟大的救援吧。
我认可专家的分析,但觉得应该深究其所以,弄明白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异,美国人对此无动于衷,而中国人却莫名其妙。
关键在于美国人强调选择的自由。美国相关政府部门对飓风进行了预警,尽到了政府的告知义务和责任,这就够了。至于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那是他们的自由,可以选择待在家里,也可以选择继续户外活动,不过责任自负,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这些作为比较消极,中国人看了不爽,美国人却觉得很自然,尽管死了二百多人,也没人上街抗议。中国人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积极作为,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成度,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也许会有人不满,觉得没有给他选择的自由,这可能就是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吧。
如果只看过程、不问结果,美国人的办法好;如果不看过程、只问结果,中国人的办法好。你是选择哪个呢?我想要过程和结果都好的。对不起,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二者必选其一,那我一定选择中国的做法。因为如果选择了美国人的做法,你虽然不会在飓风中死亡,可死亡的概率会提高几十倍,毕竟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
为什么美国社会对死亡二百多人不太上心,而对救了一只猫或狗大加赞赏呢?因为猫或狗没有接到预警,也没有选择权,它们在这方面是被动的,只有靠人去施救。如此,救了一只猫或狗,便成了“伟大的胜利”和“伟大的救援”,而弃之不管的猫主和狗主,当然负有责任,应该被通缉了。这让中国人看来很矫情,也很可笑,简直人不如狗。
我赞同中国人的做法。老百姓并非专业人士,对自然灾害的危险程度或估计不足,也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在这方面政府掌握着足够的信息和资源,应该为老百姓做主,对那种可能会失去生命的“自由”,应该加以限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