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仅是娜拉

(2024-09-06 23:09:12)
不仅是娜拉

 

娜拉是挪威戏剧家亨利克 · 易卜生创作的话剧《玩偶之家》中的女主角。娜拉为给丈夫海尔茂治病,瞒着丈夫伪造签名向柯洛克斯泰借钱。多年后,海尔茂升职经理,开除了柯洛克斯泰。柯洛克斯泰便以假签名之事要挟娜拉替他说情,在没有结果之后,柯洛克斯泰给海尔茂写信揭发娜拉冒名借债的事。海尔茂大发雷霆,斥责娜拉葬送了自己的一生幸福和前途。后来柯洛克斯泰接受了旧日恋人林丹太太的劝说,写信退回了借据。当危险过,海尔茂又换了一副面孔,又拾起往日的亲昵。娜拉已经看透海尔茂的虚伪灵魂和自己在家庭中玩偶般的地位,毅然决然离开这个“玩偶之家”。

娜拉离家之后的结果怎样呢?对此鲁迅写了《娜拉出走之后》,结论是娜拉出走后的结果有两条,“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在女性没有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环境下,只能依附于男人,离开家庭独立生活是很困难的。所以,鲁迅认为,娜拉出走的结果大概率是回到那个虚伪的丈夫海尔茂身边,否则就只能堕落,别无他途。

这个道理现在看来很浅显,因为已经有人告诉了我们,而在二百年前,西方女性刚刚开始觉悟的时候,东方女性还沉浸在“三从四德”的桎梏之中,这个认识不可谓不深刻。人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人类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之后,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夫一妻的家庭,男性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主角,女性成为配角,男耕女织,夫唱妇随,女性便失去了独立性,只能成为男性的附属品。这不但在东方,在西方也是这样,直到工业化开始之后,有了自由和民主的意识,女性才开始觉醒。但直到现在,女性与男性的社会地位真的平等了吗?

我觉得很难办到。不仅在男性与女性之间难以做到平等,就是在所有社会人中也未必做到平等。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着依附关系,你不依附于张三,就依附于李四,“去依附”不仅是国与国之间面临的问题,也是人与人之间面临的问题。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真正独立自主地生活下去,就必须“去依附”。可是人们在过往几千年的生活中,在农业社会依附于土地,也就是依附于占有土地的地主;在工业社会依附于资本,也就是依附于占有资本的老板。从而形成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农民和工人及不占有土地和资本的人们,如果失去了打工的职位,就无法生存下去,去依附之说谈何容易啊!

鲁迅曾将人类社会分为两个时代,一个是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如果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坐稳了打工的时代和想打工而不可得的时代。现在人们都在为能够找到一碗饭、一个铁饭碗而挣扎、拼命,为得到一个金饭碗而不顾尊严、不惜廉耻,这是何其可悲啊!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谁都知道,吃嗟来之食的滋味并不好受,但没有经济基础,生存就发生了问题。简单说,如果口袋里有钱,不仅活得自在,说话也理直气壮;如果两手空空,不仅生存艰难,而且精神痛苦。所以,一个打工者如果说他炒了老板,那多半是自吹自擂的自嘲。

就像娜拉一样,在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表面上是炒了海尔茂,其实娜拉的负气出走,是跟自己过不去。因为她离不开海尔茂,就跟一个打工者一样,离开了张老板,只能去找李老板,如果两个老板都不要,那她还怎么生活呢?这就是人所共知的“现在还离不开剥削,工人喜欢剥削”的道理。

人类进入社会化之后,就有了各种依附关系,形成了各种阶层,结成了团团伙伙,你想在不依附于人的情况下独立生活,无异于脱离社会,这只存在于《鲁宾逊漂流记》中,而鲁滨逊也有一个依附于他的“星期五”。现代社会这种依附关系还在不断加强,人类正得益于这种关系才能发展和进步,如果个体之间独立存在的空间不断扩大,就不会有今天的进步和成就了。

社会就是这样,没钱人依附于有钱人,农民依附于地主,工人依附于老板,生产者依附于消费者,消费者竟成了上帝,还飘飘然地自得其乐。这其实是一种互相依赖和依附的关系,在这对关系中,主动者当然是地主和老板,而农民和打工者只能是被动者。当然,社会角色是可以转换的,但社会阶层不会转换,永远是屁股决定脑袋,一旦角色转换了,存在属性就改变了。娜拉是不可能独立自主的,你也不会独立自主的,因为娜拉和你都是社会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永不言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