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家长揪心的事


孩子在学校上学,最让家长揪心的是什么?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觉得最让家长揪心的是安全问题,其中包括校园霸凌。
这两天网上说,广东一名正在就读初二的13岁男孩廖某某,在课间遭同学围殴致重伤昏迷,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校园霸凌事件前些年多发,看了那个被长期霸凌而自杀的少年留下的血书后,让我一时泪崩。在那个少年写血书的时候、在他决心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在他动手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他内心是怎样的挣扎和凄凉。这个在人们眼里美好的世界,在他眼里又是什么印象呢?竟然让他如此绝望。我想,他内心的凄苦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每当想起,我心里就一阵阵发紧。
正因如此,我对上学的外孙充满担心。从外孙上小学开始,我经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在学校有同学欺负你吗?”接着就嘱咐说:“上下学要注意安全,和同学们搞好团结,如果有人欺负你,一定要告诉我。”可看得出,外孙对这些问话和嘱咐有些不以为然,有时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意思是怎么总问这个问题?一个孩子哪知道这个世界的险恶之处,他总是回答说:“没有谁欺负我,大家挺好的。”这种担心从他上小学开始,一直到初中、高中,直到大学。也许他对此不理解,也许很多人都不理解,但从前的经历和现在的现实告诉我,这个担心很正常。
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班里出了一个“大王”,然后又有了二王和三王,还有几个打手,他们在班里调皮捣蛋、强拿强要,张嘴就骂、抬手就打,连老师也奈何不得。班里总是有一两个被这些“小霸王”练嘴和练手的同学。我对那些“小霸王”一直敬而远之,从不招惹他们,也没与他们发生过冲突,但那些记忆还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有一次我问外孙:“你们班里有‘大王’吗?”外孙有点莫名其妙,我马上解释说:“就是经常欺负人的,大家都害怕的同学。”外孙说:“没有,只有学霸,没有大王。”哈哈!看来时代变了,学校和学生已经不是我印象中的那样了。可网上不断传来的校园霸凌的信息,还是让人心里不安。
这几年校园霸凌的信息少了,看来教育机构重视了,加强管理和教育有了效果。但突发的校园霸凌,又让人揪心起来。现在孩子们金贵啊,谁家的孩子都是宝贝疙瘩,疼都疼不过来,让你霸凌,岂有此理!所以霸凌之后,有的家长参与其中,采取极端方式对霸凌者进行报复,这又是一个岂有此理!
孩子性格和生长环境不同,有的顽劣,有的平和;身体素质也不一样,有的高大,有的弱小。都处在心智不成熟、是非观念不强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和学习能力很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有样学样,如遇人不淑,很可能染上坏毛病。如果学校的管理跟不上,老师教育不用心,对孩子放任自流,“小霸王”现象会自然产生,霸凌现象也就随之发生了。这其实是依照“丛林法则”的自然演进。如果学校加强管理和教育,老师们敢于认真、敢于负责,霸凌想象就会减少,甚至不发生。对一个学校来说,没有霸凌现象是最低的要求,如果连这个要求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教育水平和升学率呢?
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情况,老师应该了如指掌,哪些是学霸,那些是“恶霸”;谁顽劣不恭,谁好学上进,都是明摆着的,同学们心里也有数。霸凌者一般不是兴之所至、偶尔为之,大多是经常为之的惯犯,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关键还是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没跟上,对霸凌的危害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没能对肇事学生的品质做出基本判断,及早采取矫正措施。对那些顽劣的“小霸王”,如果不加强教育、严加管束,任其胡闹下去,养成了习惯,将来也会危害社会。
校园霸凌现象频发,有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学校管理、老师责任等诸多问题,社会和家庭也脱不了干系,这样一说就复杂起来,成了系统工程。但在学校加强管理的同时,有司应该对校园霸凌现象专门立法设罪,使治理校园霸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加大惩罚力度,形成对霸凌者的震慑。
我最讨厌那句“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谬论,正是在这些谬论的影响下,人们不仅容忍、有时还抱着欣赏的态度,指望着那些“小霸王”有朝一日能幡然悔悟、变成主动为民“除三害”的周处。这实在是一厢情愿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