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我要的是葫芦》(崔丹)
标签:
365教育 |
分类: 教学论坛 |
崔丹,女 ,2000年8月参加工作。汉中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长期从事小学低段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独特教学和班务管理风格。工作踏实认真, 细致耐心,所带班级成绩优,班风正,深受学生爱戴,家长好评!
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曾获汉台区“教学能手”,“汉台区优秀教师”。参与多项省市课题的研究,成绩显著。多次参加各类演讲比赛及赛教活动,撰写的多篇论文和教学设计在国家级、省级评选中获奖。
http://s9/mw690/006dr9rggy6WoIrKn1u78&690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收集叶与果联系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言、每、治、棵、挂、怪、慢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4、书写生字“哇”。
预设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生字。
1、出示葫芦图,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书写生字“哇”。
2、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很好的建立与课文内容的联系。】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生字读音读正确。
2、图文结合,体会葫芦的可爱。(板书:叶子、小花、小葫芦等。)
3、出示描写“小葫芦”的句子,学生练习朗读,要读出喜欢的语气。(指名读,全班齐读,教师相机指导。)
4、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不过还有一个人比我们更喜欢这些葫芦,他是谁?你从课文中的哪句话看出来的?
5、朗读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出示: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6、如果你是种葫芦的人,你还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小葫芦的喜爱?(师生交流)
7、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设计意图:让生从多次的朗读中深深感受到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朗读指导不需多讲术语,只要引导孩子入情入境,身临其境,感情自然会出来。】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葫芦落地图片,学生看图谈感受。
2、出示句子: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现种葫芦的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探究葫芦落地之谜。
(一)、过渡:出示文中两幅图进行比较,学生谈看图后谈疑问。
师: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谁能告诉我们“葫芦为什么会落了呢?”(板书:蚜虫 )
2、种葫芦的人知道这件事吗?那他是怎么想的?
3、多媒体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朗读比较,体会意思相同的两句话,标点符号不同,语气也不一样。
2、他不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说的的。看,他正站在葫芦架前自言自语呢。(朗读指导,理解“盯”。)
3、是啊,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那么叶子上长了虫,真的不可怕吗?那会怎么样?(生交流)
(三)学习第三段
1、出示邻居的话,体会邻居对种葫芦的人的真诚劝告,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听了邻居的话,种葫芦的人有什么感觉?他说什么了?
3、多媒体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朗读比较,体会意思相同的两句话,标点符号不同,语气也不一样。
4、分角色朗读二、三段。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议,读中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采用课后的反问句和陈述句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得到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达到理解、积累、感悟文本之目的。教学中设紧紧围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效性得到了加强。】
五、揭示寓意
1、师:种葫芦的人说的对吗?葫芦叶和葫芦到底有什么关系?聪明的你知道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2、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当种葫芦的人看到这一幕,心情会怎样?会说什么?
3、明白了叶子和葫芦的关系,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他会怎么做呢?
4、全班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胡芦叶和葫芦的关系是学生理解寓意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这里的追问,多层次、多角度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仅积累了词汇,还能进一步解读人物的内心,揭示寓意。】
板书设计:
叶子(绿色)
↓
蚜虫
↘
http://s12/mw690/006dr9rggy6WoICRHcLfb&690
http://s8/mw690/006dr9rggy6WoICVlz1e7&690
http://s13/mw690/006dr9rggy6WoICYF3u7c&690
http://s3/mw690/006dr9rggy6WoID2cZI02&690
http://s15/mw690/006dr9rggy6WoID5NSKce&690
http://s1/mw690/006dr9rggy6WoIDaMKIb0&690
http://s11/mw690/006dr9rggy6WoIDdZIS5a&690
http://s6/mw690/006dr9rggy6WoIDi3zv05&690
http://s10/mw690/006dr9rggy6WoIDlZRD39&690
http://s15/mw690/006dr9rggy6WoIDCTiC1e&690
http://s2/mw690/006dr9rggy6WoIDGE9j81&690
http://s11/mw690/006dr9rggy6WoIDKhRgaa&690
http://s3/mw690/006dr9rggy6WoIDOmHM52&690
http://s14/mw690/006dr9rggy6WoIDSb2B0d&690
http://s3/mw690/006dr9rggy6WoIDXwKmd2&690
http://s13/mw690/006dr9rggy6WoIE37e46c&690
http://s12/mw690/006dr9rggy6WoIE6vvZ0b&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