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牧《清明》英译, 为何我独爱许渊冲版?【曾冲明从网上复制】

(2017-04-07 07:42:52)

杜牧《清明》英译, 为何我独爱许渊冲版?

原创 2017-04-04 文刀 外宣微记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hWco1rYJziaicyTgtS9OH0XAxvwxxHY2flzHBzqzyGQiblZmib7FmPTibjibodkw7I10AjNvaSjLAibmUKkXI2iaKfO1R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为何我独爱许渊冲版?【曾冲明从网上复制】" TITLE="杜牧《清明》英译, 为何我独爱许渊冲版?【曾冲明从网上复制】" />

01


在古代,

清明节主要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今天,

在比较传统的地区,比如山东,

依然如此。

很多在外工作的游子专程返回家乡去祖坟烧纸祭拜。


这一天,

回不了家的游子多半会想起唐朝诗人杜牧,

因为他那首流传千古的《清明》。


今天,

我们来聊聊《清明》三个英译版:


许渊冲版;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版;


吴钧陶版;


三个版本各有千秋,

文刀独爱许渊冲版。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hWco1rYJziaicyTgtS9OH0XAxvwxxHY2flHeZFL4DE2rEcl8Ray9hU0wwwXyu6jzl9gW63nMF5mPZZz1G4pkwAC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为何我独爱许渊冲版?【曾冲明从网上复制】" TITLE="杜牧《清明》英译, 为何我独爱许渊冲版?【曾冲明从网上复制】" />

许渊冲是古诗英译界的一朵奇葩,

他的译文以追求著称,

同时争议极大,

有人赞他的奇思妙译,

有人咒骂他癫狂乱译。


诗,是古人抒怀的媒介,

好比今人用表情包。

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

杜牧尤善此道。


一骑红尘妃子笑”,

帝王为妃子一笑干尽荒唐之事,

杜牧写妃子笑实则忧国之心尽在不言中。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花儿谢了,果子挂满枝头了,

说好的十年之约,可惜来晚了,如今她孩子都有了。

这是杜牧借叹花抒发与佳人错过的惋惜之情。


那么,杜牧的《清明》好在哪儿呢?

好在以情入景,情景交融,笔法朴素自然,结尾余韵邈然。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本该在家乡祭祖,可我偏偏在路上;

细雨纷纷,打湿了衣襟,心情凄迷纷乱如细雨。


品读英文版,也不得不将两句视为一个整体。


许渊冲: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吴钧陶:

It drizzles thick and fast 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 travel with heart lost in dismay.


“Mourning Day”点明主题,读者一看即明,

“Pure Brightness Day” 令人略感困惑。

雨纷纷,春天的小雨,用drizzle甚为恰当,

吴译后跟“thick and fast”略显矛盾,让人联想“pour in”之势,

可杜牧的雨纷纷天街小雨润如酥”,

用词不同,气势不同,意境自然不同。


有人说“falls like tears”纯属胡乱添加,真是这样吗?

雨纷纷既写雨,又写情绪。

诗人清明节漂泊在外,又逢细雨纷纷,平添一层愁绪,几“欲断魂”,


所谓情在景中,此处正是杜牧的诗才。

许渊冲译法以诗人视角还原古诗意境,而非局限于翻译之技巧,

雨纷纷之于欲断魂”,正如“falls like tears”之于“heart break”。


杨宪益戴乃迭译: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杨氏夫妇译法,虽然不在上雕琢,但亦有精彩之处,

 

路上行人可以专指诗人自己,

也未尝不可指像诗人一样的行旅之人。

但是,相比许译,杜牧诗中情在景中,景在情中的绝妙流失不少。


许渊冲,以诗人之情着眼意境,

杨氏夫妇,以翻译之巧处理文字,

区别大抵在这儿吧。

 

 

02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hWco1rYJziaicyTgtS9OH0XAxvwxxHY2flvF7kbicJUPLpzhBE7ef5DsHTezJFNNr61hgI0ktOUtPQJ4kjgr3icKib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为何我独爱许渊冲版?【曾冲明从网上复制】" TITLE="杜牧《清明》英译, 为何我独爱许渊冲版?【曾冲明从网上复制】" />

路上行人冒着细雨,心情凄迷纷乱,何以解忧?

如果有个酒吧该多好?

避避雨、暖暖身、消消愁......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三句,借问却不点明问了谁。

答案在最后一句,

精彩高潮之处也恰恰在最后一句。


牧童手指远处的杏花村”,

全诗最后定格在这幅画面。

杏花村不一定是村名,也不一定是酒吧名,

反正前方杏花盛开的地方有你找的酒吧,


至于诗人杜牧会不会像令狐冲一样,

狂笑着奔向酒吧一醉方休?

管他呢,让读诗者去想象吧!


看看许渊冲译法:

Where can a wh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


有人说“drown his sad hours”是无中生有。

可文刀君看来,把这句“话外音译出来,不是画蛇添足,是锦上添花,

它的存在如首句的“fall like tears”,渲染气氛,且承接上文,恰到好处。


吴钧陶:

“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cowboy

He points at Apricot Village faraway.


吴译将借问点破,读来略显笨拙。

更甚者,将杏花村实指为真村名“Apricot Village”画面感和想象空间几乎流失殆尽。


杨氏夫妇: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杨氏夫妇后两句的译法不可谓不妙,尤其“nestling”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可是,

第三句“When I ask…” 承接上句“Travelers along…” 

主语突变,仿佛诗人突然介入,

路上行人诗人自身本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吗?


翻译此诗,

许渊冲,以诗人之情着眼意境,

杨氏夫妇,以翻译之巧处理文字。


三个版本,文刀独爱许渊冲版。

因为,

只有它让我越读越靠近诗人杜牧,

这个理由就足够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