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送友人》英译及新解

(2015-10-21 12:06:25)
标签:

英译

李白

《送友人》

蒿草

马鸣

李白《送友人》英译及新解

(曾冲明201545日)

     送友人_

        李白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此诗是李白的传世佳作。历来选进中学《国文》读本或语文教材,有中外著名人士的英译。不过我最近发现一个问题:觉得专家们对“孤蓬万里征”、特别是“孤蓬”二字的注释不一定合适。比如有人注解为“孤独的蒿草”之类。历来的翻译家也大都是这样英译的。这都跟他们对此诗的意境理解直接相关。按他们的理解:李白送这位友人远行,两人是策马同行的。而且分别时友人也是骑着马开始他的长途旅程。我的理解是:“孤蓬”指“孤独的帆船”,友人是乘船开始他的万里行程,他们二人(或许其他随同的收行人)只是骑马到河边。因此“萧萧班马鸣”原来是写李白(等)收行者的马鸣,当然也不绝对排斥友人把自己的马(或为战马)带进很大的船里。但一般不会如此。这里我联想起李白另外一首著名的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另外,“孤蓬万里征”的“蓬”似还可以解读为有“蓬”或“棚”的“棚车”或“蓬车”,但把“蓬”注释为“蒿草”或“枯草”,实在费解。这里我又联想到李商隐那首费解的《无题诗》: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此诗前四句好懂,因此脍炙人口。但后四句难懂。有网友韵译如下: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这个“蓬”通常也被专家注释为“枯草”或“蒿草”。但我仍然更认为是马车上面的帐篷。“转”则表示(被风)“掀开车篷”,或“(马车)滚动疾驰”。

    至于原文名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虽然脍炙人口,但专家各有解读。英译也会不同。比如以下英译中,唯独Herbert A. Giles 把“孤蓬”译成one white sail(一张白色的帆船)。

下面从网上顺利、免费、自由复制到多种英译:

    送友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