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截图告诉你,我们为什么愿意跟着孔庆东教授出远门

(2016-09-21 11:01:30)
标签:

杂谈

博物派《孔曰》英国文学之旅结束快一个月了。昨晚阿忆老师把《孔曰》老舍伦敦故居的宣传片放进群里,大家看后很激动,然后开始回味,以及感恩。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2mtaJLV1d2ALWvCW3wiaa2cOerGpxIfcKtNIMD4Znre1ERR75ibTVhvJfva2CTu23RGu813YXulic8Zh0v4ttdv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这引起我的思考。

旅游不应该是好山好水好风光吗?但从出行团员事后的反应来看,美景貌似没记住多少,大家念念不忘的,都是与孔老师的点滴。无论是《孔曰》俄罗斯文学之旅,还是《孔曰》英国文学之旅,凡是和孔老师一起游历过的,日后回想起来印象深刻的,基本都与孔老师这个人,以及视频拍摄和文学讲述有关,而非传统旅游的好山好水好风光。甚至很多行程中的突发状况和由此带来的不圆满,日后聊起来,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阿忆老师发的这个宣传片,呈现的正是《孔曰》英国一行,孔老师和大家一起拜访位于圣詹姆斯广场 31 号的老舍故居。此前,孔老师在北京大学多次开过老舍的课,也在《百家讲坛》讲过老舍,他还是中国老舍研究会的理事。在制定《孔曰》英国文学之旅时,孔老师说老舍必讲,于是在13天的行程中,特意设计了老舍故居这个中国人不太来的地方。


老舍与伦敦的渊源,要追溯到1924年。彼时,25岁的老舍在伊万斯牧师的推荐下,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伦敦生活的5年,老舍先后住过4所房子,除一所在二战中被毁,其余3所都保留了下来。詹姆斯广场 31 号,是老舍所居住的房子中,唯一被英国遗产部认定的名人故居。1998年,数名英国学者向英国遗产部提出申请,将圣詹姆斯广场 31 号定为老舍故居,挂上蓝色纪念牌。2003年,申请终获批准。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2mtaJLV1d2ALWvCW3wiaa2cOerGpxIfcS1Fv1TicZGYkFt4JbOIxic2Z0nugOHvOe9dUdJ3s5j3ibPXuNHsMJTXE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蓝牌上的“老舍”两个中文字,由老舍夫人胡絜青所写。老舍的儿子舒乙亲自出席了伦敦的挂牌仪式。老舍故居纪念牌,是伦敦700多个名人故居纪念牌中,第一个刻有中文名字的纪念牌。老舍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圣詹姆斯广场 31 号的老舍故居,对老舍在伦敦的文学创作有重要影响。1925年春,老舍从卡那文路 18 号搬到这里,与一个叫艾支顿的房东太太合租三年。在这里,老舍创作了数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包括《二马》、《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2mtaJLV1d2ALWvCW3wiaa2cOerGpxIfcQ5eE2pxWocyAvOibJicOa25Of0EJcnCqATlXdIdb3hVOp93kqLpowGR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1926年老舍在伦敦寓所与爱书合影


老舍在中国名气很大,但他在伦敦的故居,却很少有中国人来。孔老师在老舍故居的门口说:“我估计,来到这个故居的,成建制的部队,可能我们是第一批。"他相信,《孔曰》英国文学之旅的伦敦老舍故居行程,”会留在老舍研究史上,会留在中国作家海外研究史上。”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2mtaJLV1d2ALWvCW3wiaa2cOerGpxIfcleOdhwKbnYJcH6xuIwqePMxw2ntZZrrLdPia89AzBwiaSkXPibicdpkzA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参观完老舍故居后,《孔曰》一行来到圣詹姆斯教堂。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2mtaJLV1d2ALWvCW3wiaa2cOerGpxIfc9K2yvQiaY4zCooSs5XXTjdnZCUgv9UNLVzyruicA9RjxibqYuuibkMUTY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2mtaJLV1d2ALWvCW3wiaa2cOerGpxIfcSESIWWrOQTQpHibMMVoHxHbGkJIUmeicSQT3m3LIHjrB8urdPqtNfWJ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在这里,《孔曰》进行了视频录制。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2mtaJLV1d2ALWvCW3wiaa2cOerGpxIfcxOIWJ2yDRbIvia1ibaT9D9MeXNHsYYEvbW739POFO8twcKdbvCTQ97E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2mtaJLV1d2ALWvCW3wiaa2cOerGpxIfcm2nSDTGHI7t5F8IqJOTBaTkgsJQBKiaIDxxndEatlqKAtcZH2nhic3h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孔老师给大家讲了老舍的文学创作与伦敦的关系。孔老师说,老舍是真正的学贯中西,是一位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伟大作家。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2mtaJLV1d2ALWvCW3wiaa2cOerGpxIfcShaMBxAGSvTz152yIPj43xtPkEW7SrsmWz6nUezCkMNcudbDsS9yJ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他还说,老舍是基督徒,有一颗真正的基督救世之心。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2mtaJLV1d2ALWvCW3wiaa2cOerGpxIfc4PCWqcIL9628myVHria0kkKPzgcHVRLaVcejPXj50hUKmZQCItHH7A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孔曰》俄罗斯文学之旅和英国文学之旅,已经全部结束,相关视频正在后期制作中。国庆小长假,博物派又为孔老师设计了《孔曰》晋东红色之旅,时间为9月28日至10月3日。相信我,孔老师总能把寻常的话题,讲得与众不同。(详情请看微博链接)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2mtaJLV1d2ALWvCW3wiaa2cOerGpxIfcSXzBzT39dvibWeBJjDb7jRKJv9dVYHosc8zkgg7HoTskX4FNcGZWAic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