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
(2016-06-08 23:09:17)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那么,低年级语文以识字教学为主。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遵循儿童认识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以提高识字效率,发展儿童的智力。在识字方面要求一、二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字理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之一。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并适当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教学。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其一,字理识字教学法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它是根据汉字构形的理据进行识字的。教材中先出示与字对应的事物的图画,然后是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古体字,最后是现代汉字。字的呈现由具体到抽象,正符合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特点,使儿童在头脑只能感建立了事物与汉字字形字义的联系,便于理解、记忆。
其次,符合汉字构形规律。汉字最本质的特点是表意性。象形、指事、会意字的表意性是不言而喻的,形声字由表意和表音两部分组成,但即使是表音部分,也仍然是以象形、指事字为基础的表意符号,具有表意功能。这样的汉字决定了它的形与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虽经隶变和历代的简化,汉字的象形意义大大减弱,但仍然保留着象形的残骸,可以借助教学手气追本溯源,使其形与义的关系显而易见。字理识字教学正是把握了汉字的这个本质特点,以字理为中心,从汉字字义上理解字义及构形、读音,特别是重视汉字各部分组合的内在联系及其合理性,使学生理解每个汉字构形的道理;以字理为中心,体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性;以字理为中心,寻求汉字与汉字的联系。
再次,字理识字法有利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字理识字法满足了学生的求知心、好奇心等特点,以有趣的图画、动作、语言来解析汉字,变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变复杂为简单,使学生充满信心,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后,字理识字法真正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字理识字法注重把握了汉字规律,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了汉字识字难的问题,提够了识字效率。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字理识字法识记识字呢?
1、多媒体演示,帮助理解
在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演示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如教学《口耳目》时,我教学“目”课件先出现一只眼睛,慢慢演变成“目”,因此“目”有眼睛的意思。这样教学,儿童探究了自己的来源,有利于学生将汉字音、形、义的贯通,加深对字理的理解。
2、合理联想,激发记忆
汉字是一种符号,是联想的产物,能掌握它的内涵和外延,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合理联想,有助于汉字的记忆。可根据汉字联想一副图或一种事物。如认识“瓜”可联想到带着瓜蔓的西瓜;可根据汉字联想一种场面,如“休”可联想到人累了,依靠树木休息;可根据汉字联想一种心理活动或表情,如见到“怕”字,可联想一个人心理十分害怕,脸都白了。
3、理解部件,记忆生字
如“初”,由“衣字旁”和“刀”合成,意为裁剪衣料。裁剪是做衣服的开始,这就是“初”的本意,引申为“开始”。再如一个母字带出一串字符,“两人为从,三日为晶,三木为森”,“看”是用手搭在眼上向远处望,即为看。“采”是用手去摘树上的果实。
4、动作示范,示意识字
汉语单音节动词中,有很多是表示人体动作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做示范动作,让学生从中领会动词的意义,掌握动词的构形特点。如睁、握字的教学:
张开两眼--睁(目字旁)
五指收拢--握(提手旁)
动作示范,示意法既可用于动词的词义教学和词形教学,又可用于动词的听写,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词义和使用。
5、猜字谜,记生字。
6、编儿歌,识记字。
孩子是听着顺口溜伴着儿歌长大的,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低年级孩子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我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为了区别形近字“喝”和“渴”,我教孩子说“口渴想要水(氵),喝水要用嘴(口)”把字理渗透在顺口溜中。经过这样一说,这两个字就不会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