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研”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教研活动总结

分类: 综合教研四组(苏环) |
“一课三研”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
教研活动总结
执教者:方老师
一、设计意图:
幼儿在生活中对物体的高矮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比较的方法却不甚了解,常常凭直观的感觉。本活动设计从拍气球游戏导入,自然引入高矮的概念,从同伴之间高矮的相互比较到操作材料的高矮比较,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了高矮的实际意义,并学会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二、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2.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三、活动重点: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活动难点: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四、活动准备:
1.悬挂气球,幼儿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2.音乐《钢琴曲》。
五、活动过程:
1.谁拍到了气球(游戏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想玩游戏吗?老师带来了一个气球,看谁抬手能拍到?
请身高不同的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不能踮起脚或跳跃),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
师:为什么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话题。
——授予幼儿如何比出高矮的方法。
2.运动会排队。
播放音乐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师:高的站一队,矮的站一队。(游戏进行两次)
3.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1)请三个身高不一的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到底谁高谁矮呢?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2)让一个小朋友站在板凳上,一个站在地面上比高矮,启发提问:这样比高矮可以吗?引出高矮比较应在统一高度平面上进行。
4.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5.幼儿操作《给接力棒排排队》
师:运动场上出现了许多的接力棒,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它们也要来站在同一平面线上来排队,(高矮不同的接力棒出现在桌面上,引导孩子让红的接力棒从高到矮排序,蓝的接力棒再从矮到高排序,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6.巩固练习,强化对高矮的认识。
(1)教师交待操作方法,请幼儿按要求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
(3)请幼儿互相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操作的乐趣。
六、活动延伸:课后为用具、玩具等身边的物品来排排队,深入感知变高或变矮。
教研组总结
本次教研组是有我在组内上课,课为艺术《比高矮》数学活动,我认为做实教研,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务实抓好日常教研工作,以园本教研为抓手,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行动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1.健全教研活动制度。努力做到教中找研,以研促教,研教相长,全面提高。从本园实际出发,安排适宜的教研时间、教研方式,让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的自觉活动,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热情。
2.发挥教研合作共同体优势。通过合作组的经验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高园本教研的实效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既提高了教师的能力,又浓郁了学校的教研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