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龙湾二幼校本研训
龙湾二幼校本研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34
  • 关注人气: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课三研”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教研活动总结

(2018-07-04 20:32:35)
分类: 综合教研四组(苏环)

“一课三研”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

教研活动总结

执教者:方老师

一、设计意图: 

幼儿在生活中对物体的高矮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比较的方法却不甚了解,常常凭直观的感觉。本活动设计从拍气球游戏导入,自然引入高矮的概念,从同伴之间高矮的相互比较到操作材料的高矮比较,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了高矮的实际意义,并学会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二、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2.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三、活动重点: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活动难点: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四、活动准备: 

1.悬挂气球,幼儿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2.音乐《钢琴曲》。 

五、活动过程: 

1.谁拍到了气球(游戏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想玩游戏吗?老师带来了一个气球,看谁抬手能拍到?

请身高不同的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不能踮起脚或跳跃),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 

师:为什么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话题。

——授予幼儿如何比出高矮的方法。

2.运动会排队。 

播放音乐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师:高的站一队,矮的站一队。(游戏进行两次)

3.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1)请三个身高不一的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到底谁高谁矮呢?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2)让一个小朋友站在板凳上,一个站在地面上比高矮,启发提问:这样比高矮可以吗?引出高矮比较应在统一高度平面上进行。 

4.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5.幼儿操作《给接力棒排排队》

师:运动场上出现了许多的接力棒,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它们也要来站在同一平面线上来排队,(高矮不同的接力棒出现在桌面上,引导孩子让红的接力棒从高到矮排序,蓝的接力棒再从矮到高排序,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6.巩固练习,强化对高矮的认识。

1)教师交待操作方法,请幼儿按要求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 

3)请幼儿互相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操作的乐趣。

六、活动延伸:课后为用具、玩具等身边的物品来排排队,深入感知变高或变矮。

 

教研组总结

本次教研组是有我在组内上课,课为艺术《比高矮》数学活动,我认为做实教研,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务实抓好日常教研工作,以园本教研为抓手,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行动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1.健全教研活动制度。努力做到教中找研,以研促教,研教相长,全面提高。从本园实际出发,安排适宜的教研时间、教研方式,让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的自觉活动,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热情。

2.发挥教研合作共同体优势。通过合作组的经验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高园本教研的实效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既提高了教师的能力,又浓郁了学校的教研氛围。

    本次教研组的课堂反思《比高矮》。本次活动的目标有三点:1、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的高矮。2、初步理解掌握”“的相对关系。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乐于和同伴分享快乐。 在活动的开始,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我先选择几位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孩子从老师手中的气球导入,为什么某某够得到,某某够不到。通过这一直观现象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高矮。 在第二部分中,通过运动会排队,让幼儿观察比较小朋友的高矮,这时候让小朋友通过眼睛去发现,得到明确的高矮结果。到了幼儿之间比高矮时,我稍微做了一些小的变动,先让两位小朋友在同一水平上比出高矮,然后请刚才比出矮的小朋友站在椅子上,这样一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高的小朋友变成矮的,矮的小朋友变成高的,这时候,有几位小朋友立即说:这样不算。本来我就是想让幼儿看看这样比高矮公平吗?没有想到这几位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我马上说:是的,这样不算,那为什么呢?通过引导小朋友观察,注意到有没有椅子的差别。通过讨论孩子能得出结论:不同平面上进行高、矮比较是不能的,必须在同一平面上。 最后,我通过游戏《找个朋友比一比》让幼儿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性。在这个环节中,让幼儿通过反复的游戏,多次的比较,充分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高矮是变化的,相对的,关键是看他跟谁比,要两两比较才能有结果的,这节活动是从幼儿实际生活出发,在整个环节中,流程进行的比较顺利,也有不足之处:让幼儿在不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的高楼的高矮时,讨论还不够充分,仅仅通过教师小结性的语言将概念灌输给幼儿,反而使幼儿对于物体比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直立进行的概念理解不深,在后来的操作活动中将继续针对此问题设计专门的游戏让此概念让幼儿通过游戏进一步体验、领悟。 

http://s8/mw690/006cBAcLzy7lM2rHDKL8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